說完這話,柳爺便講了個故事。
大清乾隆年間,柳爺的曾祖父考取了功名,成了冀州雙塔縣的一位縣令,終日勤勤懇懇,深得民心。
雙塔縣中,有一座寺廟,香火併不旺,所以廟裡總共只住著兩個和尚。
某日晚上,有兩名過路的老道士,打著赤腳來到廟前,敲門懇求借宿一晚。
和尚見是道士,心中並不願讓兩個道士借宿,法門不同,自然不能進門。
兩名道士見狀,便連忙說道:“佛道雖各出一教,但都是出家人,眼下我二人跋涉自此,天色已晚無處落腳,且恐今夜有雨落下,佛家雲慈悲為懷,出家人不該如此拘泥。”
兩名和尚聽完,覺得道士說的在理,就讓他們進去留宿。
這一幕,恰好被更夫王三娃看在眼裡。
到了第二天,詭異的事情就發生了。
寺廟的香火雖然不是很旺,但佛門是每天都要開啟的,每天的一大清早,就會有和尚開門。
可奇怪的是,隨著兩名老道借宿之後,第二天從早到晚,廟門都未曾開啟。
有香客前來敲門上香,卻也寂靜無聲,壓根沒人答應。
本就是村中小廟,院牆也不算高,香客等了大半天,見遲遲不開,便心生好奇,認為是和尚睡過頭了,於是便翻牆進入廟中檢視。
可進入廟中後,卻發現門閂緊扣如常,並沒有任何異樣。
香客逛了一圈,也沒見到和尚,便趁此開啟廟門,七八個鄰居和香客湧入廟中,四處查探究竟。
眾人在廟中搜尋多時,見廟中空空如也,二僧二道四個人已不知去向,再檢查後院和窗戶,沒有開啟過的跡象。
廟本來就不大,廟裡的東西也不多,香客們檢查後發現,僧房中的東西一件也沒有少。
反倒是道士行囊中,鼓鼓囊囊地似乎藏了東西,用剪刀拆開一看,發現裡面封著三十兩銀子。
眾人見二僧二道離奇失蹤,廟裡又沒有什麼異常跡象,眾人都驚駭莫名,於是趕緊報了官。
知縣大人柳千鍾,也就是柳爺的曾祖,接到了報案,於是立刻率領手下前來勘驗。
經過四處尋訪查探,廟裡一切正常,什麼名堂也沒查出來。
直到中午時分,麻煩就來了。
村中有一牧童,說村南三四里外的一口枯井中,似乎有死人,傳來了很重的腐臭味。
柳千鍾接到報案,心中驚訝不已,急忙帶著手下趕往牧童所指的地點查驗,還帶上了縣衙的大捕頭。
原因無他。
牧童所指的方向,枯藤老樹、荒草蔓荊、野雞盤桓,茅草長得高過人身,到處都是荒墳。
村中常有暴斃身亡之人,往往抬來埋葬在此地。
早年前,這裡是座大宅院,後來宅子主人被下山的土匪滅口,宅子也荒廢成了亂墳崗。
在野雞盤桓的樹下,有一口廢棄已久的古井,就是牧童所指之地。
據牧童交代,中午他趕著牛從村外放牧歸來,結果有一頭小牛走失,牧童只好進入亂墳崗尋找。
找了大半天,才發現小牛正伸長脖子往一口廢井裡嗅。
牧童趕緊跑去拽住小牛,同時因好奇心,伸長脖子往枯井裡一看,當場嚇尿了褲子。
只見在那枯井之中,堆著幾具屍體,其中一具屍體身穿道袍,仰面朝上,臉色青紫如紙,雙目張開,眼睛佈滿血絲,有半截舌頭伸出了嘴外。
餘下幾具,不是僧袍就是道袍。
牧童急忙跑回了家,正好聽見縣令正在查案,就將此事告知了他。
柳縣令趕到後,便讓衙役將所有屍體吊出來。
井裡總共有四具屍體,正是那二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