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2頁

&ldo;也就是說書中的道理很適合當時,但是不一定能夠適合我們這個時代,因為我們的時代在發展,文章做得好只能說明比學的好,能不能呢過治理好國家是另外一回事。&rdo;

趙承嗣內心十分的震撼,這個人倒是和自己的思想十分的接近,自己可是後世的人,知道這些弊端也是前面已經發生過了。

而現在他卻沒有經歷過這些事情,卻能有如此的見解實為難能可貴。

趙承嗣內心雖然激動也是沒有做出來什麼評論,只是讓他繼續說下去。

&ldo;賢弟再說說下面的考察刑律和大局觀念就更加的是一項利於朝廷和百姓的舉措,我不知道是誰想朝廷提的這一項建議,但是我絕對可以肯定此人一定是大才,而且是宰相之才。&rdo;

刑律是趙匡胤下旨說要在科舉之中增加的一項,歷史上卻沒有,但是在這個時空就出現了。

以前只是說靠明法,也就是法令,但是不具體,而趙匡胤明確了要靠刑律,大宋的刑律,並且注重實際應用。

恐怕這是時空改變的緣故了吧。

趙承嗣在一旁配合道:

&ldo;大哥,這個刑律也是那些大人們學的嗎,為什麼我們還要學這些呢?&rdo;

趙承嗣說的這個情況也確實是存在的,而且是絕對的實情,你看看歷朝歷代的那個文人入世之前是精通刑律的。

那些都是他們被授予官職之後,治理地方才慢慢的熟悉起來的或者是硬生生的背下來的。

能不能活用就是另一回事了,總之可以肯定的是他們都是當官之後才知道熟悉刑律的。

&ldo;賢弟這麼簡單的道理你都想不明白嗎,如果科舉考刑律那麼我們這些讀書人都是要熟讀刑律的,不僅如此也要會根據刑律判定一個案件。&rdo;

&ldo;聖旨上不是說的清清楚楚嗎,我們的試題其中就有這麼一項就是判定以前的案件,這就是考察我們對刑律的熟悉運用程度。&rdo;

&ldo;也就說說只要是能夠榜上有名的絕對也是刑律不會差到哪裡去的,如果被委任為地方官的話一定對斷案有一定的幫助。&rdo;

接著他又詳細的說了一些對大局觀唸的一些想法,這令趙承嗣對他更是的另眼相待。

趙承嗣覺得他這些思想根本不是這個時代應該有的,他心裡面有一個想法。

那就是歌們你不也是穿越過來的吧,你不會也來自於未來吧?

趙承嗣還真的懷疑他也是穿越過來的,要不然怎麼有這麼超前的思想呢?

按理說這不科學的,這個時代的都是受到的教育都是儒家文化的那一套,怎麼可能有這樣的想法呢?

所以趙承嗣在聽完他的一番話之後,於是就有意無意的問了他一些問題,都是關於後世的一些事情。

不過令他失望的是宋準根本就聽不懂趙承嗣在說什麼,就連歐陽平夷都是以為趙承嗣患病了。

不過失望歸失望趙承嗣還是跟他聊的很是愉快,同時兩人還在一起談論了一下關於國家當前的一些看法。

沒有想到這個宋準雖然是寒門出身,居然有這樣的見識,不愧是歷史上的狀元。

幾人說道精彩之處就拍手稱快,連旁邊的人都是驚奇的看了過來。

趙承嗣和他也是惺惺相惜,兩人大有相見恨晚之感。

趙承嗣也催促宋準趕緊去汴京,做好準備,不能耽誤前途。

並且告訴他如果在汴京遇到什麼困難,那就去饕香樓去尋求幫助,並且給了他一封信,遇到困難,拿著信去饕香樓就行了。

三人就這樣走出了這件客棧,臨出門的好時候趙承嗣還特意的誇了幾句那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