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9頁

成為第一名呢是光宗耀祖的事情,也有人眼熱,畢竟得紅眼病的人不少。

加上將宋準錄取為第一名的人是翰林學士李昉,也就是趙承嗣在船上遇到的那位,他是主考官。

經過各場會試,共錄取進士、各科及第者38人。其中有2人在召對時因&ldo;材質最陋,對問失次&ldo;而被黜落。

有一個貢士叫做徐士廉,他就覺得這其中有貓膩,按照自己的才學應該能被錄取,怎麼落榜了呢。

於是他就敲響了登聞鼓,控告李仿&ldo;用情取捨&ldo;,就是說你李昉徇私舞弊,考選不公。

要求當堂對峙,趙匡胤也十分的重視,下詔從落第者中選出195人和已中的36人,在講武殿進行複試,由趙匡胤親自主持,結果又有127人及第,而原錄取的人中又有10人落選。

宋準於便殿複試,見宋準身材魁偉,神情豐茂,答辯敏捷,學識出眾,仍定為第一名(狀元),並任命他為秘書省秘書郎、直史館。

張榜後,朝野大嘩,李仿降職。這次科舉案,不僅成為殿試的發端,而且自此確立了封建社會的三級考試制度。

而且從此大宋的進士都成了天子門生,而不是是主考官的門生。

唐朝的科舉考試,同科及第的進士互稱同年,稱主考官為座主、座師或恩門,自稱門生。

這樣,新進士就和主考官之間建立起了一種非常特殊的師生關係,他們有可能結黨營私,建立和培植自己的勢力,這對皇帝的集權統治是非常不利的,唐末的牛李黨爭是為明證。

大宋朝很好的掌握了這些新晉的進士。

所以說宋朝第一次有殿試確實和宋準有關,不知道他怎麼在這裡,他也不是揚州人呀,而且住到了這裡,他不是應該準備會試的嗎?

想到這裡趙承嗣也是換了一禮:

&ldo;原來是宋兄,在下趙大,字純臣是汴京人氏。&rdo;

趙承嗣趙大郎,都是指的趙承嗣。

現在自己說出來這個名字也不能算是欺騙他吧,純臣本來就是他的字。

&ldo;原來是趙兄,那麼這兩位是?&rdo;宋準又看了看趙承嗣旁邊的兩個人問道。

既然有人問了歐陽平夷和上官青雲兩人也是不能沒有動作吧,也是介紹了一番。

&ldo;這兩位是我的護衛,想不到在這裡見到了宋兄,不知宋兄是赴靠的學子還是?&rdo;

趙承嗣簡單了介紹了兩人,然後直接詢問起來,畢竟按照歷史宋準現在應該在汴京參加科考,怎麼在這裡呢!

&ldo;實不相瞞,我是去汴京參加禮部的舉行的會試,可是遇到點麻煩,所以在揚州耽擱了,一言難盡……&rdo;

宋準苦著臉說了一遍,趙承嗣終於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原來宋準囊中羞澀,沒有盤纏去汴京了,而且這時間也快到了,所以裝作是參加揚州考試的學子。

------------

第二四三章 資助宋準

&ldo;原來如此,不過宋兄難道不準備汴京去參加大考了嗎,這可是一次機會,而且現在出發的話,絕對能趕得上。&rdo;

宋準在路上被山賊洗劫一空,那些山賊也沒有為難他,讓他走了。

什麼在路上不打劫和尚和讀書人,那都是胡扯,缺錢了什麼不幹。

好歹宋準還是一個貢士,現在無奈之下冒充考州試的人住進了客棧,想不到在這裡能夠碰到趙承嗣。

&ldo;這樣吧,這裡是十兩金,就贈與宋兄,還望宋兄不要推辭,宋兄你趕緊去汴京,我讓人給你準備一批快馬,我在汴京官府還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