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宗訓先是一愣,然後伸出來手:&ldo;還要,四哥兒的大名我是如雷貫耳呀。&rdo;
兩隻手緊緊的握在一起。
&ldo;殿下不在乎我的身份嗎,我出身於青樓,被官家看重封為奉直郎,其實我只是一個底層的人?&rdo;
趙承嗣和柴宗訓兩個人坐了下來,其中趙承嗣帶著笑意。
&ldo;身份又如何,想必你也知道我身份,那又如何,現在不依然活的好好的。&rdo;柴宗訓雖然回答的很坦然,但是可以聽出來他語氣中的無奈。
趙承嗣也瞭解,柴宗訓是什麼人,那是坐過皇帝的人。
而且算是一個被逼迫退位的,還要向昔日的臣子下跪。
所以說身份對於柴宗訓來說不算什麼了。
趙承嗣看著眼前這個人,有時候覺得他也是無奈。
顯德六年六月癸巳日,柴榮去世,柴宗訓於六月甲午日,在父親的靈柩前即位。
柴宗訓的年紀太小,只有五歲,由宰相範質、王溥輔政。
幼主即位,年紀太小,這十分的不利,因為五代以來朝代更迭太頻繁了。
幼主即位,朝廷很有可能被人顛覆,這就造成了大周王朝的政局不穩定。
主弱臣強,歷史上發生過很多起,大臣廢掉幼主成為皇帝的事情。
一些忠於周的官吏,馬上就敏銳地意識到動亂的根源十有八九要出在趙匡胤那裡。
指出趙匡胤不應再掌禁軍,甚至有的人主張先發制人,及早將趙匡胤幹掉。
可眼前這位柴宗訓只是改任趙匡胤為歸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尉。
此時,趙匡胤及其心腹也在加緊活動。
一個很明顯的事實是,在周世宗去世後的半年裡,禁軍高階將領的安排,發生了對趙匡胤絕對有利的變動。
先看殿前司系統,原來一直空缺的殿前副都點檢一職,由慕容延釗出任,慕容延釗是趙匡胤的少年好友,關係非同一般。
原來空缺的殿前都虞侯一職,則由王審琦擔任,此人也是趙匡胤的&ldo;布衣故交&rdo;。
與當時已經擔任殿前都指揮使的石守信一樣,都是趙匡胤勢力圈子中的最核心人物。
這樣,整個殿前司系統的所有高階將領的職務,均由趙匡胤的人擔任了。
再看侍衛司系統。在這一系統的高階將領中,原來趙匡胤只與韓令坤有&ldo;兄弟&rdo;之誼,當時他正領兵駐守在淮南揚州,京城中實際上只剩下副都指揮使韓通,雖然不是趙匡胤的人,但勢孤力單,無法同趙匡胤抗衡。
顯德七年正月初一,後周君臣正在朝賀新年,突然接到遼和北漢聯兵入侵的戰報,大臣們慌作一團。
小皇帝柴宗訓徵得宰相範質、王溥的同意後,命令趙匡胤率領禁軍前往迎敵。
趙匡胤接到出兵命令,立刻調兵遣將,正月初二即率兵出城。
當天下午,到達了離開封幾十里的陳橋驛。
晚上,趙匡胤命令將士就地紮營休息。兵士們倒頭就呼呼睡看了,一些將領卻聚集在一起,悄悄商量。
有人說:&ldo;皇上年紀那麼小,我們拼死拼活去打仗,將來有誰知道我們的功勞,倒不如擁護趙點檢作皇帝吧!&rdo;
大夥聽了,都贊成這個意見,就推一名官員把這個意見先告訴趙匡義和趙普。[4
那個官員到趙匡義那裡,還沒有把話說完,將領們已經闖了進來,亮出明晃晃的刀,嚷著說:&ldo;我們已經商量定了,非請點檢即位不可。&rdo;
趙匡義和趙普聽了,暗暗高興,一面叮囑大家一定要安定軍心,不要造成混亂,一面趕快派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