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戶的事,等我們一切走上正軌了,再讓他們進場。”
關於農戶現階段不可能拿錢入場這件事,劉大龍到是跟魏濤有一樣的見解。
既然在這興隆鄉弄養殖基地,必然的離不開當地居民,他們支援就容易成事,他們反對鬧事就容易壞事,無論是衝哪一方面,都必須將他們納入到這養殖基地的賺錢體系裡。而等到第一批產品售出無疑是最佳的開放通道時機,到那時,盡是感恩戴德。
人熟為寶。
落戶當地,如果無法與當地的居民之間,形成互惠互利的關係鏈,只想著佔便宜,或是覺得我在你們這開發就是對你們的好,那就錯了,你不讓他們見到真金白銀的收益,潛移默化的改變根本不足以讓他們感恩。
你能想到的,希望他們也能夠想到,但這必須跟他們基本素質聯絡起來,你不能高看,也不要低看,更不要繞彎彎,實打實的真金白銀就是最大的價值。除此之外,你想到的所有東西,都不過是鏡花水月。
老賈父子,這一次也拿出了三十萬的現金,投入到生豬養殖的擴建,他們家是吃到足夠紅利收益了,只需要好好養,根本不擔心銷路,最近也是舒心的很,伴隨著魏濤和劉大龍玩得越來越大,他們父子也是緊緊跟隨,這三十萬拿的也是信心十足。
鄉里面的支援也是力度非常大,可以說是盡其所能,畢竟別的不說,先期已經有超過二十個沒繼續上學在家務農和到外打工的年輕人,被這兩位老闆僱傭,農閒時還有不少的婦女被臨時僱傭。
類似的貢獻,是鄉里最喜歡的,有未來前景,有近期規劃,有現下的收益,調研之後也覺得這個專案的長遠收益非常高,方方面面都會給整個興隆鄉帶來改變,這才幫著溝通和擔保,讓兩人能夠以低息進行貸款,整個專案也有助農的真實情況在,相應一些免稅政策,鄉里也承諾會最大程度予以爭取。
魏濤和劉大龍都不是拖沓的人,當天錢到了養殖基地的賬戶,第二天,以興隆鄉村民為主體的非核心技術工種團隊,直接進場。
為了不涉及到出工不出力的事情,直接平整土地等等非技術類勞動,全是包出去,這一堆活兒給多少錢,達到標準後現場結算,不拖欠一天。
養殖基地僱傭了一名農業大學的教授當顧問,僱傭了兩名技術員,又在這名教授的推薦下,僱傭了他的兩名研究生來實習,除了經驗上的差異,一個人抵得上半個技術員。
攤子一鋪開,魏濤和劉大龍、劉磊乃至很多人,整天就都撲在了興隆鄉,所有人從上到下都一個姿態,沒有一個揹著手的老闆,都是能夠隨時隨地跟農戶們一起幹活的人,如若是不認識他們的,偶然間過來,看到腳下穿著靴子滿是泥巴、戴著草帽搭著毛巾身上也被汗水侵透的形象,絕對無法將其跟老闆這個身份聯絡在一起。
人多好辦事,土地深翻,修建大棚,當下的天氣是真的好,熱天過去了,冷天還沒來,幹活少遭罪,魏濤和劉大龍這些當老闆的整天就在施工現場,也沒誰敢去偷懶,效率也高。
最先被圈起來的養豬場,一個個鐵架結構的棚子蓋好,雞鴨鵝,牛羊豬,還有一籠籠的幼兔。
如何防止一些瘟的出現,如何合理化養殖,全部聽顧問和技術員的,一體化的鏈條養殖,大棚內的很多蔬菜枝葉或是並不適合採摘出售的品質,直接拿來作為食物餵養這邊的家禽。
當魏濤站在車上,看著遠處滿眼望去整齊劃一的大棚時,這段時間的忙碌總算沒白浪費時間,這成就感爆棚。
這邊是養殖場,也都已經豬羊滿圈。
後面的水泡子經過一定量的治理化身成為魚塘,周遭也圈了起來,村裡這些壯勞力忙完了大棚和養殖場,到這邊開始蓋房子。
一大車的魚苗,透過剛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