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部分

時到北角一塊地皮上轉了一轉,記者們竟會把他與幾天前曾經來此踏青的李兆基、郭炳湘聯絡在一起了。記者甚至寫道:“李嘉誠的長實和李兆基的恆基、郭炳湘的新鴻基三大發展商,已經垂涎香港北角價值高達一百億的油街地王,論財力他們三家均有實力奪寶,然而以在北角發展淵源和地皮分佈來看,則以長實、恆基求地最殷。而新鴻基則不可能戰勝李嘉誠和李兆基。但是北角油街的最後歸屬於誰,相信必有一場惡戰。”李嘉誠對此有些好笑,他不願意對此發表任務意見,因為他給自己規定了一條原則:既然處於半退休的狀態,那麼就不要多管閒事。對記者們的好奇,他十分理解,但是李嘉誠無意製造新聞。他的願望是自己漸漸淡出眾人的焦點,而把前臺讓給長實和和黃兩集團的後繼者們。

李嘉誠當然不是徹底地交班。晚年的他更熱衷於民間的慈善事業,特別是李嘉誠基金會的建立讓他更加傾注於國內和國際的慈善事業,尤其是李嘉誠多年傾注心血的教育事業,更是他須臾也不可放棄的事業,幾年前那次難忘的大西北之行,給李嘉誠的心裡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那些生活在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渴望讀書與改變困境的眼睛,有時會在夜晚一人獨處的時候驀然浮現在眼前。李嘉誠始終不會忘記他身披軍大衣出現在貴州深山一所小學裡的情景,一大群衣飾不整的孩子們見了他歡騰雀躍地圍了上來,口中大叫著:“李爺爺來了,李爺爺來了!”那一刻就象電影的特寫鏡頭一樣深深印在他心裡。李嘉誠並不是投了資以後就把一切都淡忘了的人,即便他進入了老境,處於難得的清閒時,他也還在關心那些把他視為救星的山區孩子們。

就在他從貧困地區視察歸來的第四年早春,李嘉誠意外地接到了一封從貴州大山深處寄來的信。那是一張寫滿流利的英文信,當年他曾經視察的山村小學的學生們如今已經是中學生了,也許是為了讓李爺爺讀得懂,也許是有意向從小就懂英文的李嘉誠彙報英語成績,總之孩子們是以英文寫了一封給他的信。在這封信裡,孩子們向李嘉誠報告了她們自從李爺爺離開以後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從前貧困落後的山區,如今已經有了新蓋的樓房作為他們讀書的教室;此前看不到電視節目的孩子們,現在也可以在課堂上看電視講座,還有,從前與城市全然隔絕的大山,也能上網際網路了。每當他們從網路上得知李嘉誠和他的長實集團又創新的業績之時,都會情不自禁地集體鼓掌,甚至望著偶爾在電視螢幕上出現的李嘉誠,會發出熱烈的歡呼!

孩子們還在這封長信裡向李嘉誠表示:“李爺爺,我們都是在您資助下讀完小學並考上中學的。還有一年,我們就要考大學了。這幾年來我們的學業一直很好,我們不敢讓我們的成績下滑,因為我們知道自己的成績如何,不僅是關係我們個人,關係我們的家庭。我們的成績如果不好,就會對不起香港的李爺爺。因為我們當年讀小學的時候,沒有李爺爺給予的資助,就不可能考上中學。現在我們每一天學到的知識,都是為了明天,都是為著給我們自己,也是為給香港的李爺爺爭氣啊!所以,請李爺爺放心,我們在給您祝賀新年的時候,也在向您鄭重地發誓:李爺爺,我們不會辜負您老人家的厚望,我們會成為大學生,會成為有知識有抱負的人!李爺爺,請您放心……”

李嘉誠讀到這封信時,眼淚情不自禁地流淌下來。

若干年來,他在這幢長實集團的高層大廈裡,不知收閱過多少來自國內和國外的信件。尤其是到了新年和春節,各種印製精美的賀年卡和賀年信,紛至沓來,狀若山積般地擺滿他的案頭。不過,李嘉誠從來不曾收讀過這樣生動體現孩子們心聲的賀年信,這封用英語寫就的賀信儘管在語句上還顯得稚嫩,在語法和遣詞造句上還有些明顯的錯誤,不過,在李嘉誠眼裡它就是這一年他收到的數千封賀信中最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