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6部分

而來,沿途護送,切莫因為誤會而發生衝突。徐師仁則火速會合韓進洛和甄寶車,與他們一起帶著濟北義軍急速趕赴汶陽,與蒙山義軍主力會合。

齊軍主力追殺至宿城。

帥仁泰不敢與之交鋒,果斷撤離平陸,與盤駐鉅野城的霍小漢會合。帥仁泰和霍小漢隨即遣使告之孟海公當前危急形勢,並委婉提出,一旦張須陀殺到鉅野城,他們迫不得已,只能南下進入濟陰郡,撤往荷水一線。不過,他們撤進了濟陰郡,張須陀如果窮追不捨,那麻煩就大了,一幫難兄難弟往哪逃?再南下就是梁郡,就是彭城,進入徐州地境了,而徐州諸鷹揚實力強勁,且主力都戍守於通濟渠兩岸,隨時可以阻截南下義軍,如此義軍便腹背受敵,岌岌可危。

孟海公沒有直接拒絕,而是大膽分析和預測了局勢發展,認為他們南下濟陰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張須陀既然氣勢洶洶地殺來了,豈肯空手而歸?為此他提出建議,乘著張須陀尚沒有追來,亦沒有與段文操聯手對義軍展開包圍之間,火速進入魯郡,與蒙山義軍結盟,攜手共抗官軍。

孟海公這個主張有“禍水東引”的意圖。你們南下等於把張須陀引來了,而我也打不過張須陀,大家都會走投無路,陷入困境。你們與其禍害我濟陰義軍,倒不如去禍害蒙山義軍。蒙山義軍有個最大的優勢,它佔據了蒙山,各路義軍即便聯手都打不過張須陀也沒關係,大不了撤進蒙山,據險死守,生存肯定沒問題。

孟海公最後直言不諱地告訴帥仁泰和霍小漢,如果局勢對我越來越不利,我也要東去蒙山。當前魯西北地區的各路義軍都在大平原上征戰,因為實力弱小,在與官軍、官府的對抗中沒有任何優勢,相比起來,蒙山義軍佔據了蒙山,進可攻退可守,具備一定的優勢,而這正是蒙山義軍的實力越來越強,名聲越來越大的原因所在。

孟海公雖然存有私心,但這番話還是很有道理,對局勢的分析和判斷還是很準確,既不盲目自信,也不過度悲觀。兩害相權取其輕,生存至上,實屬明智之舉。

帥仁泰和霍小漢遂斷絕了南下濟陰的念頭,不過也沒有即刻採納孟海公的建議。蒙山義軍對他們來說很陌生,且來自徐州,彼此沒有信任感。此刻他們的心理就像之前的韓進洛和甄寶車一樣,既不想卑躬屈膝去寄人籬下,亦擔心自己實力不濟被蒙山義軍連皮帶骨頭一口吃了。

就在兩人一籌莫展、左右為難之際,任城大俠徐師仁出現了。大家都是熟人,多年的朋友,彼此信任,說話也不遮遮掩掩了,直來直往。徐師仁是來“救火”的,拿出來的“救火”之計與孟海公的建言不謀而合,都是與蒙山義軍結盟,都是借“蒙山義軍”這棵大樹暫時躲避狂風暴雨。

結盟與投奔不一樣。結盟是兄弟們平起平坐,大家自主,投奔就是寄人籬下、看人臉色了。帥仁泰和霍小漢把事情問清楚了,又得到了徐師仁的承諾,另外還有韓進洛和甄寶車已經“投石問路”了,結果如願以償,蒙山義軍很仗義,白髮帥很有氣魄,並沒有發生任何以大欺小、恃強凌弱甚至落井下石的事情。現在張須陀來了,蒙山義軍也面臨生存危機,也迫切需要盟友和幫助,大家利益一致,想法一致,結盟之舉當然順利。

帥仁泰和霍小漢當即下令撤離鉅野,帶著軍隊火速趕赴汶陽會盟。

徐師仁與孟海公也是朋友,關係還很好,為了邀請孟海公參加這次會盟,他特意讓自己的弟弟趕赴周橋,勸說孟海公參加這次會盟盛舉。大家造反的目的都是反隋,都想推翻關隴人的統治,都想顛覆乾坤圖王霸大業,既然如此,為何要錯失此次發展壯大的機會?

孟海公卻非常謹慎,沒有對徐師仁的邀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