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向郭榮和薛世雄稟報。裴仁基很急切,於是悄悄求助薛世雄。他和薛世雄都是河東一系的中堅人物,又同是衛府大將,關係很好,薛世雄當然會支援他,所以明知崔弘升反對攻城,還是公開提了出來。
是否攻城,他和崔弘升說了不算,郭榮才是關鍵。
裴仁基拍著胸膛保證訊息可靠,積極要求攻城。
郭榮看到崔弘升神情冰冷,暗自苦嘆。薛、裴都是關隴河東系,軍方實權派,而崔弘升這個山東豪門貴胄常年在地方任職,領軍作戰不過是臨時“客串”,衛府根基較淺,因此讓他駕馭羅藝、裴仁基這兩位衛府悍將,實在是強人所難。
“黃臺公以為如何?”郭榮可不想得罪薛、裴兩人引火燒身,馬上轉移矛盾,公開徵詢崔弘升的意見。
崔弘升冷笑,毫不客氣地厲叱道,“高句麗人卑鄙無恥,反覆無常,這兩年他們投降了多少次?又出爾反爾了多少次?我們有多少將士為此付出了鮮血和生命?吃不完的虧,上不淨的當,我們為什麼就不能吸取教訓?此次東征,在我崔某兵鋒之下,只有滾落的頭顱,沒有跪地的降者。凡投降者,殺無赦!”
郭、薛、裴三將面面相覷,想到崔弘升在東進途中一刀砍下高句麗議和使者的頭顱,根本無懼聖主和中樞的責難,不禁暗自凜然。
不過敬畏歸敬畏,三將對崔弘升的心思還是一目瞭然。
如果安東軍已經渡河東進,那麼安東軍很快就會突破敵軍側翼,一舉摧毀高句麗人的鴨綠水防線,如此一來崔弘升就要給安東軍運送補充大量的糧草輜重,幫助安東軍深入高句麗腹地作戰,這種情況下如果郭、薛、裴指揮數萬主力狂攻烏骨城,每日耗費數量驚人的糧草武器,崔弘升拿什麼去支援安東軍?安東軍內無糧草,外無援兵,在鴨綠水東岸與高句麗人打得兩敗俱傷,豈不正好遂了聖主和中樞的意?
郭榮難做了,是攻還是圍?
(本章完)
第1025章 有所取捨
四月二十七,平壤。
大王高元,丞相高建武,還有大將軍乙支文德,君臣三人望著案几上的急報,臉色陰沉,相顧無語。
最擔心的事還是生了。大難臨頭之際,靺鞨人背信棄義,倒戈一擊,使得局面驟然惡化,高句麗立即陷入了中土、新羅百濟和靺鞨族的三面圍攻之中,形勢岌岌可危,亡國之禍近在眼前。
這個訊息是從國內城十萬火急送來的,是丞相高建武暗中部署在國內城的密探,於城池失陷後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傳出來的訊息,因此高建武深信不疑。高建武拿人頭擔保訊息可靠,高元和乙支文德當然不會懷疑,所以君臣三人面對險惡困局,要之務便是謀取對策。
“現在我們的敵人增加到了三個,如果把內部叛逆也算上,那就是四個敵人,內外夾攻,平壤岌岌可危。”高建武率先打破沉默,語氣沉重,憔悴不堪的臉上寫滿了無奈和鬱憤,“這邊中土人剛剛把我們派過去的使者殺了,斷絕了談判議和之路,那邊靺鞨人就背叛了我們,倒戈一擊,並且渡過鴨綠水,直殺平壤而來,其目的很明確,就越是要踩著我高句麗人的鮮血和白骨,向它的新主人獻媚邀寵。”
雖然目前並沒有證據證明靺鞨人已倒向中土,但自去年中土第二次攻打高句麗開始,前粟末靺鞨領、現中土遼西太守突地稽,就變本加厲,派出更多親信趕赴粟末水兩岸遊說靺鞨諸部,好在中土第二次攻擊因國內叛亂而匆匆結束,使得靺鞨那邊的形勢並沒有惡化,然而今年中土第三次攻擊高句麗,擺出一副不死不休的局面,而高句麗卻被年復一年的戰爭活活拖垮了,形勢明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