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瑜去相看了一回,當場便留了簪子;事情便算定了下來。
秦節對這個結果絲毫不覺得意外;他在連瑜面前;沒有提這女孩子的具體長相長相,而實際上;他又怎麼會沒見過?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實在生的難看,連瑜那傢伙怎麼肯依?所以前陣子便溜達到方家做過客,方學士聞絃歌而知雅意,把自己的兒女都叫出來與秦節行了禮。雖然只是短短一個照面,秦節也把那位方大姑娘看了個清楚:姿容秀美,舉止大方,一眼看去,便是個端莊的大家閨秀。再聯絡到方家的家教,再加上私下裡讓人打聽的這位姑娘的名聲,秦節早就對這位方姑娘一百個滿意了。
這種情況下,家庭條件非常合適,本人的素質也夠高,相看什麼的其實就是看一張臉罷了,而方大姑娘長得不差,連瑜會同意再正常不過了。
至於其他幾家人選,秦節回絕起來也不算麻煩:本就不是正經提親,像王太傅那樣,雖然權傾朝野,但在這件事兒上也不過是隨便提提:自家閨女啥樣子他老人家心裡也明白,本就不是很相配,無非是撞撞運氣,二十六七的姑娘,想要找個三十上下的官員做續絃沒問題,非要去啃連瑜這顆嫩草,王太傅本人還覺得過意不去呢!大家無非是嘴上開個玩笑,對方有意那就接茬,沒這個意思便含混過去。,這中人家,並不是需要女婿撐門面的那個階層,為女兒的婚事做打算的時候會更多的考慮到各種因素,連瑜雖然是狀元,卻也還不值得去搶——誰忒瑪扯破臉地去搶個整天在秦樓楚館混的風流種子啊!
文淵閣大學士是正五品,品級一般般,不過是天子近臣,含金量比普通的正五品還是高很多的。當然,細究起來,這個正五品的含金量還真不如連瑜這個通政司右參議的正五品含金量高:畢竟通政司掌內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訴之件,這才是正經的機要崗位呢!
在這種情況下,文淵閣大學時的方舟對這門親事並沒有抱了太多期待:在他看來,自己的妻子純粹是異想天開,連瑜是解元,什麼樣的高門貴女娶不到?他少年得意,只怕在考慮婚事的時候會盡量找那些門第更高的吧?方夫人杜氏卻不這麼看,十分堅持讓丈夫去試探試探秦節的意思:“連無暇少不經事,可秦節卻是隻老狐狸!咱們家名聲好,女兒的教養也好,沒定親純粹是咱們挑剔;上頭那幾家沒嫁閨女的,一方面是挑剔,另一方面還不是他們家閨女有問題?但凡秦大人稍微打聽打聽,就該知道咱家大娘有多好。”
方舟抱了萬一的念頭隨便跟秦節提了提,秦節當時果然沒有吭聲,本以為這件事情怕就算是泡湯了,誰知道時隔一個月,秦節卻忽然提出讓兩方小兒女相看一下,再後來事情居然就這麼順理成章地定下來,不禁也對妻子服氣了:夫人果然是鐵口直斷!
其實杜氏還真不是什麼目光遠大判斷事情準確,她的心態,說穿了就一句話:孩子當然是自家的好!什麼太傅的千金,什麼宰相的孫女,哪能跟我女兒比啊?我女兒端莊大方,知禮懂事兒,不娶她那簡直是眼睛瞎了!
杜氏的正確並非來源於她的判斷力,而是來源於她作為一個母親對自己女兒沒有折扣的自信,這一點,就連她的丈夫也沒意識到。對於方大學士來說,妻子操勞家務,相夫教子,是個賢惠的婦人,但也僅此而已。瞭解什麼的,對他來說全無必要。倒不是說他不喜歡妻子,只是時下風氣如此,大部分情況下,妻子去變著法子去了解丈夫的,反過來丈夫去琢磨妻子的,少之又少。兒女這方面也是一樣,他三個嫡子兩個庶子,一個嫡女三個庶女,加到一起整整九個孩子,他哪裡有精神挨個去關心?孩子的教養問題,安排婚事什麼的統統丟給妻子便是了,他養家餬口賺俸祿,便算是盡到了父親的責任了。在這唯一的嫡女的婚事,還是他頭次參與到孩子的婚事上去,感覺十分新鮮。
對於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