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冬把所有的照片都進行了編號,從一至一千五百,與地圖上進行一一對應,下一次掃描時麥冬就會接著這一輪的進度繼續工作,直到將第一部 分三十平方公里的面積全部拍完。
兩人立即著手開始進行圖片的判讀工作。
但圖片的判讀也不輕鬆,在早期間諜衛星分辨精度還不夠高的年代裡,照片的分辨都需要大量判讀專家進行,這是一件高度專業化的工作,唐躍與麥冬都並非專業人士,不懂任何技巧,只能用最緩慢最原始的方式,一個畫素點一個畫素點地進行地毯式搜尋。
麥冬所使用的光學跟蹤系統並非專業的地面觀測裝置,最高分辨精度也僅有五米,拍攝的照片清晰度很低,而且全部都是黑白照片,所以他們無法依靠顏色尋找火星流浪狗。
唐躍裹著毯子坐在椅子上,開啟電腦。
他把每一張圖片都放到最大,大到可以看見畫素點,他在滿屏的馬賽克中尋找那隻失蹤的貓和那輛消失的狗。
&ldo;老貓……老貓你究竟在什麼地方?&rdo;唐躍緊緊地盯著螢幕,眼睛瞪得老大,目光在圖片上逡巡,就差沒鑽進電腦裡了,&ldo;老貓老貓老貓老貓老貓……&rdo;
唐躍點選滑鼠,照片一張一張地從他眼前掠過。
另一方面,麥冬來不及休息,她喘了口氣,也一頭扎進無窮無盡的圖片中。
一千多張照片,每一張看上去都一模一樣,儘是灰黑色的原野與山丘,如果沒有編號,麥冬甚至都看不出區別來。
&ldo;唐躍!你看看這個……這個是火星流浪狗麼?&rdo;
&ldo;嗯……不對,這是一塊斜長巖。&rdo;
&ldo;唐躍,這個呢這個呢?我覺得這個看上去像!&rdo;
&ldo;不是,你把圖片調轉一個角度來看,這只是沙丘的陰影。&rdo;
&ldo;這個?&rdo;
&ldo;沙丘。&rdo;
&ldo;這個?&rdo;
&ldo;沙坑。&rdo;
麥冬每一次帶著可能有結果的影象來找唐躍,後者都是又緊張又激動,小心翼翼地進行判斷,但每一次激動都會化作失望,每一個疑似火星車的物體最後都會證實是岩石或者影子,麥冬和唐躍不肯遺漏任何一丁點線索,他們是如此地希望能找到老貓,幾乎把照片上的每一個模糊的畫素都認作是火星流浪狗。
在模糊的黑白照片中,層層疊疊的沙丘看上去就像是波浪起伏的海面,唐躍覺得自己是在這片大海中尋找一艘隨波逐流的小艇,而那艘小艇有可能已經被海浪打翻,永久地沉入水底了。
------------
第一百零九日(5)麥冬是個起名廢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唐躍的眼睛看得又酸又疼,眼淚止不住地流下來,長久盯著電腦上的影象真是一件又耗時又耗神的事,時間一長唐躍都看成了鬥雞眼。
需要辨識的照片多得似乎無窮無盡,而且每一張都高度相似,上一張與下一張看上去僅有編號的區別,影象一放大滿眼都是灰黑色的畫素點,盯著這種東西看很容易造成眼睛和大腦的疲勞,為了防止眼花遺漏線索,唐躍不得不經常閉上眼睛休息。
麥冬的相機視場是一個面積兩千平方米的矩形,長寬各為四十至五十米,而火星流浪狗的長度超過五米,加上陽光投在地面上的陰影還能顯得更大,如果空間站真的拍到了火星流浪狗,那麼唐躍和麥冬應當能迅速把它分辨出來,就像是海面上醒目的礁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