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詐。
……
七月十七日,上杉輝虎提三萬大軍直撲相模國,這次他把目標鎖定在東相模的重要拠點玉繩城,這座城池是北條家在相模灣北岸的重要支撐點,城主正是玉繩北條氏的現任家督北條綱成之子北條常陸介氏繁。
這座堅城內配置四千餘精銳北條軍防守並擁有豐厚的糧草備置,以北條氏政看來用這座城守到冬天迫使吉良軍撤軍應該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他的想法確實有道理也符合關東武家的習慣,只是吉良軍的形容總有出人意料之處。
三萬大軍順勢變為三隊,分別以柿崎景家、齋藤朝信各率一萬軍勢在東相模國肆虐,短短的幾天時間裡破城殺人生生把相模川以東的北條家勢力清空,從形式上把玉繩城徹底隔絕在相模國的城砦防禦圈之外。
截斷四面八方的通路再慢慢玩起甕中捉鱉的把戲。吉良軍的套路或許北條軍的武士不太熟悉。但身為大將的北條氏繁就再清楚不過。吉良軍擅長以勢壓人而非簡單的硬碰硬戰鬥,不斷傳來的壞訊息玉繩城內的守軍。
七月二十三日,齋藤朝信殺入鎌倉清剿北條氏的殘黨,沒過幾天又進一步攻陷新井城,順勢把三浦半島完全納入吉良家體系之內,隨著前方的戰事越發不利使得玉繩城內的氣氛出現異樣變化,守衛的武士與足輕不同程度的產生心理影響,意志遠不如此前宣誓的那樣強硬勇敢。
守城並不是糧草充足士卒精銳這麼簡單。守城的最終目的無非是徹底擊退入侵者,因而守軍需要的不僅僅是精銳的守軍和夠吃的糧食水源,更需要高昂計程車氣以及堅守下去的希望,能看到勝利的希望才有幹勁,如果武士們一直清楚守不住自己要死,他們還會有士氣繼續堅守下去嗎?
北條氏繁不是第一天做城主,作為大將統兵多年自然很清楚這個道理,沒有士氣的軍隊哪怕再多也是魚腩,士氣旺盛的軍勢哪怕很少也能打贏戰爭,遠的如源平合戰裡的富士川之戰。稍近一些的鎌倉末年十萬幕府軍圍住赤坂城裡五百兵丁久攻不下,中原王朝也有草木皆兵的典故。這都從側面說明士氣與戰鬥意志對一支軍隊的重要作用。
彼之吉良軍攻城略地士氣高昂,而己方的四千守軍坐困愁城沒有任何作為,配下的武士很著急農民就更著急,吉良軍攻的城砦是他們自家的城砦,搶的村莊是自己的村莊,那些錢財糧食本是屬於他們東西,就這麼白白落入吉良軍的口袋裡,要是不著急才有鬼。
北條軍的武士找到北條氏繁請求主將帶著他們出城擊退吉良軍,這個要求毫不猶豫的被他給拒絕:“本家可以理解諸君的心情,不僅你們著急本家也很著急,可有些事情即便再著急也沒有用呀!城外的情形完全不清楚,本家不能輕易率軍擅離本城,萬一吉良軍再使詐術騙我軍出城又該當如何?”
道理人人懂但做起來卻沒那麼容易,北條氏繁身兼守護相模國東部的重責也是無可奈何,若是按照他的本意早就帶著四千軍勢衝出去和吉良軍狠狠打一場,重擔加身由不得他再像以前那樣胡鬧下去,作為大將要有榮辱不驚的氣魄,北條氏繁做的不算很好,不過他一直在努力的學習做的更好。
好勸歹勸把北條軍的武士勸回去,轉過身就聽到自家主公帶著兩萬軍勢要殺過相模川,嚇的他連忙寫信勸阻北條氏政千萬不要感情用事,這個時候的吉良軍就是頭狡猾的猛虎,埋伏在相模國附近四處尋覓撲擊的時機,此時率軍東進絕對會落入吉良軍的圈套裡。
他並不知道這短短的幾個月裡小田原城發生怎樣的變化,更不知道吉良忍者混到西相模煽風點火給北條家帶來多大的壓力,就連小田原城內的町民也流傳著許多不利於北條家的傳聞,諸如吉良軍的大軍圍住玉繩城,要向圍死小機城那樣不給北條家絲毫生路。
在許多北條家的下層武士看來,北條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