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伴隨著黑夜中的一聲槍響,日軍的步兵終於投入戰鬥。
不過,第一師團和四行團步兵接觸的第一戰並不是在第二日的清晨,而是在深夜。
「明日清晨7時,各部發起地面進攻!」岡部三郎在夕陽落下,看著桌上各部發來的傷亡報告,面色如鐵,沉默片響後,冷聲下令。
「命令方面軍特攻大隊,出擊!」
所謂特攻大隊,正是在藤原戰雄原有的特攻中隊的基礎上組建而來。
雖然在1938年中的那場戰鬥中,藤原戰雄所率領的特攻中隊以全軍覆沒而告終,但戰後經過分析以及結合四行團神出鬼沒的偵察兵,已經離任的杉杉元大將依舊肯定了這支精銳小隊的作用,他的繼任者也認同這個觀點。
在前後兩任司令官的堅持下,特攻中隊不僅沒有被撤銷編制,甚至還進行了擴編,由中隊建制成了大隊級。
只不過這一次重新組建的人員沒有像藤原戰雄那個武道狂人一般,以國內的忍者和武者為主要人員,而是直接從華北方面軍各師團中抽調軍齡3年以上精銳老兵,輔助以最好的裝備,再加以一些特殊訓練,和四行團偵察連相似,都已經有了點兒未來特種部隊的影子。
訓練歷時整整一年,傷愈後的藤原戰雄也擔任他們的搏擊術教官,並時常參與他們的訓練。
說是大隊,但最終能透過訓練考核的人員,其實也不過才300人左右,和目前四行團偵察連規模相當。
但級別給的很高,其指揮官為少佐軍銜,官兵最低軍銜者也為軍曹,其編制也和普通的步兵大隊不同,大隊之下沒有中隊,只有小隊和小分隊。
一個小隊由五個12人級別的小分隊組成,小隊長為大尉,小分隊長為中尉或少尉。
小分隊成員標準裝備,步槍裝備的是剛研發不久的99式77毫米5發栓動短管步槍,77毫米彈藥對土牆這種簡易工事的穿透力遠超65毫米有坂子彈,短了一截的槍管在350米有效射程內也無損精度。
另外,還有部分成員配日耳曼帝國p28衝鋒槍做火力支援,每名成員都攜南部十四式手槍和根據自己愛好以精鋼打製的戰刀一把以及可在野外生存一週的高熱量口糧。
雖然因為負重原因,沒有擲彈筒,但僅論中遠端火力,這絕對已經算是日軍步兵序列中最牛逼的存在了。
這次紫山之戰,多天駿也終於捨得把這把磨了一年的尖刀給刺了出去,算是他給岡部三郎又一鼎力支援。
當初還是華北方面軍參謀長並親自主持組建的岡部三郎自然是知道這支精銳部隊的戰術作用的,當然不會腦殘到讓他們去夜襲中方嚴陣以待的前沿陣地。
岡部三郎早就讓這支不過290人的部隊化整為零以小分隊的形式,由宮內良夫所率領的501步兵聯隊進攻方向的側翼16裡的一處山峰,繞過中方防禦陣地翻越大山,進入中方防區內部,於敵後進行偵查和破壞。
事實上,日軍慣有的攻擊方式中一直都有派小股部隊繞至敵後進行各種騷擾和破壞,並伺機對敵重要人物進行暗殺,曾經的時空中,張將軍就死於穿插於戰場之間小股日軍的偷襲。
而現在,在和四行團打過多次交道後,被揍得鼻青臉腫的日本人終於放下傲慢,開始向他們的對手學習,並擁有了一定的破壞力。
可以想見,如果讓這樣一支精銳部隊穿插入紫山防區內部,將會帶來多麼可怕的破壞力。
但紫山面積太大了,縱算是花費一年時間對紫山周邊山區進行過詳細勘測並熟知可防禦地域的唐團座,只能在可以透過人員和重灌備的區域佈設防線,而沒法阻止輕步兵翻山越嶺進入。
但唐團座可
是來自未來華夏邊陲最強特種部隊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