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2部分

射成功了一顆衛星一樣。和自己根本沒有任何交集,也沒有任何感覺。

但是這一次不同,他親身地體驗到了回聲定位的效果。

他口中無意中發出的“嗒”地一聲,竟然一下子就將周圍的環境在自己的大腦中給建模了,這種方式乍一看,還真是有點神奇。

林鴻暫時忘記了繼續編寫驅動程式,而是開始對這個現象的原理進行仔細的研究。

他就是這樣一個性格,這種未知領域的探索,對他有一種莫名的吸引力,如果不將其本質原理弄清楚,他心中就好像是有無數只螞蟻在咬一樣,簡直要抓狂。

於是,病房內時不時地響起一聲“嗒”,許文靜和王雨晴兩人對此已經完全麻木。

經過一番探索,林鴻終於對回聲定位的基本原理有了比較深刻的認知。

回聲是聲波碰撞到物體之後發生的反射,一般在比較狹窄、或者前面有著阻擋物的地方這種現象就最為明顯。

林鴻在小的時候,也玩過回聲遊戲,跑到山頂上,然後對著下面大聲狂吼,一會兒之後,便不斷會有回聲傳回來。

這些回聲,傳回來的時機不同,聲音的大小也不同,甚至,如果仔細聽的話,其聲音音調性質也不盡相同。

林鴻經過測試,逐漸摸清楚了其中的規律。

其中,聲音傳回來的時機和物體離自己的遠近很有關係,這其實就是一個換算的過程,如果量化,就是音速和傳播的時間相乘,再除以二,便得出了物體的距離。

當然,這傳播的時間一般來說,都非常地短,尤其是在這種室內,以音速美妙340米的素速度,不到一秒鐘就可以來回跑上十次。

正是由於時間短,聲音又小,就直接導致傳回來的迴音往往被忽略了,主要是直接和原來的聲音進行了重疊,兩者間隔太短,根本分別不出來。這也是為什麼,在狹窄封閉的室內,說話聲音感覺要比開闊的環境音量要大一些的緣故。…;

林鴻使用超腦系統來監控聲音,接收聲音訊號的靈敏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當然,並不是說原生系統不靈敏,可能是因為進化的需要,人耳直接將這些無效噪音給過濾了,進行了模糊化的處理。

最典型的例子是盲人,他們沒有視力,聽力就會相應地得到增強,能夠聽到普通人聽不到的聲音,相當於是大腦將模糊過濾機制給重新開放了。

超腦系統可以根據回聲傳回來的細微差別,計算出反射這個回聲的物體的遠近,並且,還可以根據其波長的變化,判斷出物體的大小。最後,便是物體的性質,這點可以根據聲音的振幅來識別,不同材質的物體,反射回來的聲波,有著明顯的差別。

遠景、大小形狀、材質,這幾個引數綜合起來,便可以將周圍的環境給探測得一清二楚。

林鴻當時一聽到這些回聲,就直接意識到了這點,這也是他對這個現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的原因。

為了更加形象地在視網膜屏上顯示出來,林鴻直接針對這些訊號進行了處理,直接將這些訊號進行圖形建模,然後將其顯示在視網膜屏上面,讓其和直接用眼睛看盡可能地相近。

當然,透過這種方式建立出來的影象,並沒有顏色特徵,全部都是黑白灰,這種情況,有點像是在晚上光線昏暗的情形,眼睛中所看到的景物,只有一個淡淡的輪廓,完全沒有了顏色之類的資訊。

以後如果有必要的話,林鴻也可以加上自動染色功能,首先判斷它到底是什麼物體,然後根據常見的物體顏色,將其染色,這樣,所看到的景物就不會過於單調和壓抑了。

除此之外,林鴻還在裡面加入了方向判斷機制,可以透過脖子轉向和其他身體部位的控制,對視網膜屏上的畫面角度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