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調查逐漸深入,陸辰和安琪發現了一個更加令人震驚的事實——楊婧的失蹤,不僅僅是因為外界的壓力和職場暴力。她的消失,似乎是一種內心的選擇,一種自我逃避的表現。她並沒有完全拋棄過去的生活,而是以另一種方式,逃入了一個只有她自己才能理解的“鏡中世界”——一個只有她自己能控制的虛擬空間。
自我逃避
安琪提出了這一觀點時,語氣中帶著一絲沉重:“楊婧並不是簡單地被壓力擊垮後消失了。她的消失,更像是一種自我封閉的過程,試圖逃離她無法承受的現實。而她進入的那個‘鏡中世界’,是她為自己構建的一種心理庇護所。在那裡,她沒有職場的壓迫,沒有人際關係的困擾,沒有無處可逃的焦慮感,只有她自己可以控制的時間與空間。”
陸辰沉思了一會兒,目光越發堅定。他雖然從未體驗過楊婧那樣的深層次心理崩潰,但他明白安琪的判斷有其道理。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鏡中世界”,這個世界裡沒有外界的干擾,只有內心的孤獨與平靜。楊婧透過失蹤,將自己從殘酷的現實中剝離出來,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一片空間,彷彿回到了一個人獨自面對心靈的時空裡。
“她選擇逃離現實,並不意味著她完全失去對外界的聯絡,而是她希望能夠在這個‘鏡中世界’裡找到自我救贖。”安琪繼續說道,“在那個空間裡,她也許正在審視自己的過去,面對自己的創傷。但同時,她也完全與外界斷絕了聯絡,不再讓任何人進入她的世界。”
陸辰若有所思地看著她:“這就意味著,楊婧的失蹤,並不是完全的消失。她只是選擇了一個極端的方式來保護自己,逃避所有她無法承受的東西。”
安琪點點頭,眼神微微沉重:“她可能並不想完全與世界告別,只是選擇與外界斷開聯絡,讓自己能夠重新開始,重新整理內心的破碎。”
尋人啟事
雖然他們現在已經對楊婧的失蹤原因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能輕鬆地將她帶回現實。她已經進入了自己獨特的心理空間,而要讓她走出來,不僅需要找到她的物理位置,更需要打破她內心世界的封閉。
“我們不能讓她繼續在這個封閉的世界裡孤單下去。”陸辰說,“無論她現在身在何處,她都需要有人幫助她重新面對現實。”
於是,陸辰和安琪決定採取行動,釋出一個公開的尋人啟事,呼籲楊婧儘早回到親人的身邊,並向她尋求幫助。這個尋人啟事不僅僅是為了尋找楊婧的下落,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夠打破她的自我封閉,讓她意識到她並不孤單,外面的世界依然有她所關心的人在等待著她。
安琪根據楊婧的社交圈、朋友圈以及過去的生活軌跡,起草了一份公開的尋人啟事,內容簡潔卻充滿了溫情:“親愛的楊婧,外面的世界依然需要你,家人依然在等你回家。我們知道,你一定承受了很多,我們願意陪你走出陰霾,重拾對生活的信心。請不要再逃避,你並不孤單。”
他們將這份啟事在社交平臺、媒體上釋出,並透過楊婧的親友與公司同事傳遞。安琪還聯絡了楊婧的父母,希望他們能夠在情感上給予楊婧一些支援,鼓勵她勇敢地走出那個自我封閉的世界。
雖然陸辰知道,這樣的尋人啟事未必能立刻奏效,但他相信,這是喚醒楊婧的第一步。如果她還記得那些愛她的人,記得自己曾經熱愛過的生活,或許她能找到迴歸的勇氣。
追尋真相的突破
釋出尋人啟事後,陸辰和安琪並沒有停止調查。儘管他們已經在職場暴力和心理創傷的角度找到了楊婧失蹤的線索,但這依然只是冰山一角,楊婧的失蹤背後,可能隱藏著更多的秘密。
“我們需要找到楊婧消失的地方。”陸辰對安琪說道,“只有找到她最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