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為秦建萬世之功。”嬴政是位很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認為鄭國說得很有道理。同時,秦國的水工技術還比較落後,在技術上也需要鄭國,所以一如既往。仍然加以重用。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全渠完工,人稱鄭國渠。
鄭國渠是以涇水為水源,灌溉渭水北面農田的水利工程。它的渠首工程,東起中山,西到瓠'hu胡'口。中山、瓠口後來分別稱為仲山、谷口,都在涇縣西北,隔著涇水,東西向望。它是一座有壩引水工程,全長2300多米。其中河床上的350米,底寬尚有100多米,頂寬1—20米不等,高六米,當年這一工程是非常宏偉的。
關於鄭國渠的渠道,它位於北山南麓,在涇陽、三原、富平、蒲城、白水等縣二級階地的最高位置上,由西向東,比降為0。64/00,沿線與冶峪、清峪、濁峪、沮漆(今石川河)等水相交。將乾渠佈置在平原北緣較高的位置上,便於穿鑿支渠南下,灌溉南面的大片農田。可見當時的設計是比較合理的,測量的水平也已很高了。不過涇水是著名的多沙河流,古代有“涇水一石,其泥數鬥”的說法,當代實測,為171公斤/立方米,鄭國渠以多沙的涇水為水源,這樣的比降又嫌偏小。比降小,流速慢,泥沙容易沉積,渠道易被堵塞。
渠建成後,經濟、政治效益顯著,用注填閼(淤)之水,溉舄'xi戲'滷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鍾,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因名曰鄭國渠。”一鍾為六石四鬥,比當時黃河中游一般畝產一石半,要高許多倍。
西漢定都長安,關中是京師官吏、軍隊、百姓等以糧食為主的生活必需品的主要供給地。西漢重視開拓西北邊疆,關中又是拓邊的基地,肩負著提供糧秣的重任。因此,西漢一代,特別是漢武帝在位期間(公元前140—前87年),為了滿足各方面對糧秣等的需求,除鑿漕渠,從東方運糧入關外,更主要的是在關中增建灌溉工程,以擴大水澆地面積,增加當地的糧食產量。這就在關中形成了一個史無前例的興建水利的**,在短短的幾十年中,穿鑿了龍首渠、六輔渠、白渠、成國渠等大批農田水利工程。
西漢關中灌渠的穿鑿,以龍首渠為較早,約在漢武帝元狩到元鼎年間(公元前122—前111年)。當時有一位名叫莊熊羆的人,向皇帝上書,反映臨晉(今大荔一帶)人民的要求,希望開一條渠道,引洛水灌溉重泉(今蒲城東南)以東10000多頃鹽鹼地。武帝採納這一意見,發兵卒萬餘人擔任鑿渠任務。他們自徵縣(治所在今澄城縣西南)向南開渠,到商顏山(今鐵鐮山)麓,由於土質疏鬆,穿鑿的明渠渠岸極易崩塌,改用井渠結構。井渠由地下渠道和豎井兩部分組成。前者為行水路線,後者便於挖渠時人員上下、出土和採光。最深的豎井達40多丈。由於鑿渠時挖出許多骨骼化石,當作龍骨,所以稱為龍首渠。渠道挖通後,由於解決不了塌方問題,溉田效果並不顯著。但卻創造了先進的井渠技術。
六輔渠是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由左內史倪寬主持興建。規模不大,為六條輔助性渠道的總稱。後人認為它是引冶峪、清峪、濁峪等小水,灌溉鄭國渠上游北面的農田。這些農田地勢較高,鄭國渠灌溉不到。六輔渠建成後,為了更好地發揮這一工程的作用,他又規定了“水令”;六輔渠建成後第16年。即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動工穿鑿白渠。這一工程由趙中大夫白公建議和主持。渠首也在谷口,渠道在鄭國渠南面,向東南流。經池陽(治所在今涇陽縣西北)、高陵、櫟陽(治所在今臨潼縣東北)。注入渭水。長200裡,灌溉鄭國渠所不及的4500餘頃農田。白渠建成以後。谷口、池陽等縣因為有鄭、白兩渠的灌溉,便成為不知旱澇的高產區。??
白渠的溉田面積雖然遠比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