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輝煌代代傳承下去?
自大業三年榆林事件兄弟兩人被罪黜為奴後;仕途就徹底斷絕了;除非出現奇蹟;除非立下驚天功勞;否則絕無可能東山再起;而兄弟兩人假若就此沉淪一蹶不振;必將影響到家族的未來;一旦宇文述辭世;家族的頂樑柱倒了;權勢輝煌不再;那麼可以想像;家族必然急劇衰落;敗亡之期指日可待。以宇文述現在炙手可熱的權勢;他不可能不為兒孫、不為家族的未來考慮;而從宇文兄弟的立場來說;若想東山再起;唯有利用父親的權勢;一旦父親不在了;他們也就永無出頭之日了。那麼;宇文兄弟的東山再起之路在哪?很簡單;宇文述的成功就是最好的範例;輔君之功便是驚天功勞;而當今距離儲君位置最近;距離皇帝寶座最近的皇子;便是齊王楊喃;所以;只要能輔佐齊王楊喃入主東宮;只要竭盡全力幫助齊王楊喃繼承皇統;那麼宇文兄弟必能東山再起;宇文家族必能再創輝煌。
李密越想越是惶恐。事已至此;反正縮頭是一刀;伸頭也是一刀;於脆與李風雲攤開了說。雙方本來就是互相利用;只要彼此價值存在;合作就不會中斷。既然有合作;攤開了說也不是壞事;或許還能增加彼此之間的信任。
“如果段文振遺策確實存在;那就是中樞最高機密。”李密問道;“但某不知道此事;東都也沒有傳出這方面的訊息;所以你若想說服某;繼續保持我們之間的合作;就必須告訴某;你這個訊息來自何處?”
這次輪到李風雲吃驚了。李密當真不知道此事?東都也沒有傳出這方面的訊息?就連禮部尚書楊玄感都不知道段文振遺策?李風雲意識到自己魯莽輕率了;原本以為自己可以利用這個機密震懾一下李密;一邊繼續維持雙方之間的合作;一邊拖延與齊王楊喃決戰的時間;以此給聯盟贏得更多時間擄掠通濟渠;讓聯盟實力更強一點;讓聯盟諸軍在生死危機的壓迫下更快形成戰鬥力。然而;李密竟然不知道段文振遺策;這就是雞同鴨講了;段文振遺策成了空穴來風;不但無法震懾到李密;反而讓他產生誤會;以為自己用這種荒誕不經的方式來蓄意破壞雙方之間的合作。
李風雲面無表情;表現得很冷靜;很沉穩;很自信;但心裡卻劇烈翻騰;尋找挽救之策。段文振遺策不是謊言;但李密誤卻以為它是謊言;這就麻煩了
李密看到李風雲沉默不語;躊躇猶疑;斷定他不會透露實情;於是毫不猶豫的乘勢追擊;“你這個訊息是不是來自東都?”
李風雲疑惑了;不知道李密何以會產生這種猜測。
“是不是來自宇文氏?”李密咄咄逼人;繼續追問。
李風雲更疑惑了;但旋即豁然頓悟;立刻便猜到了原委;知道了李密的推演思路;心裡頓時有了主意。李密誤會了;這是好事;要的就是他的誤會;這樣自己才能將計就計;從容籌劃。
“某可以肯定地告訴你;這個訊息絕對不是來自宇文氏。”李風雲以不容置疑的口氣說道;“某與宇文氏仇深似海;勢不兩立;總有一天;某要滅了宇文氏滿門;屠盡宇文氏九族;以報血海深仇。”
李密愣住了;被李風雲這番咬牙切齒的話搞得頭暈。難道某錯了;之前所有的推演全部都是錯的?李風雲為何否認?是不是害怕秘密洩露;遂以這種誇張的方式來極力掩蓋?
李風雲心知肚明;他可以將計就計;讓李密深陷誤區;但絕對不能承認與宇文氏有聯絡;這關係到了自己未來的發展。歷史的大潮不可逆轉;宇文氏終究要走向遺臭萬年的不歸路;自己一旦與宇文氏扯上莫須有的關係;將來百口莫辯;所以必須把李密的誤會引向另一個方向。
李密心思電閃;瞬間又做出了種種推演。如果李風雲是宇文氏的仇敵;那麼依據大業三年榆林通敵走私一案;依據宇文述不遠萬里要將其羈押至東都;而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