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年幼,後來的事,應該是璉二哥處理的。
——其實,康嬤嬤沒有說錯,她林黛玉不是賈府的人,寄人籬下,只能受人擺佈……
既然康嬤嬤還如此健康,那麼……黛玉略流了些眼神細瞧自己的小胳膊小腿兒,又瞧了瞧梳妝檯上已經取出的紅珠串兒紅花繩兒,明瞭:這該是自己十歲半的時候,剛出了母親的孝期。
回來了,卻還是沒見到母親啊……
可自己這身子先天不足,年年都是燻在藥裡,她實在記不清,這究竟是自己哪一次重病。
黛玉正出神,王嬤嬤已經快手快腳地扶住她瘦弱的身子,給她後背墊了個軟軟的福字雲繡靠墊,又忙著端藥端粥,吹涼、攪拌……黛玉看著忙忙碌碌卻喜不自禁的媽媽有些愣神:印象裡,王媽媽進了賈府後就有些畏縮,不再像原先那般跟自己親近,所以那時,自己只能靠著紫鵑和外祖母撥過來的幾個小丫鬟……
見王嬤嬤在忙,黛玉便叫住康嬤嬤:“康嬤嬤,父親他……”
康嬤嬤趕緊湊了過來,小心地抓住黛玉的手,細細撫慰:“姑娘,您現在最重要的是養好身子。老爺身子早已康健,這次是奉了皇上的聖旨,到河道上去監察鹽稅,臨走時,最不放心的就是姑娘的身子,姑娘大好了,修書一封給老爺,沒準兒,能把老爺高興得跳起來呢!”
王嬤嬤剛好端了一碗湯水過來,眼見康嬤嬤伺候黛玉漱了口,一邊笑著一邊將湯水遞上:“可不是?姑娘好了,霽大爺也該放心了。話說霽大爺帶來的這三七草還真有奇效,姑娘的血咳果然止住了,現在也不發熱了……”
林黛玉含著一口帶著清香藥味兒的雞湯,睜著杏核大眼看著王嬤嬤,驚疑難定:“霽大爺”是誰?
康嬤嬤卻以為黛玉還未解開心結,皺了皺眉,趕緊攆開王嬤嬤,自己來喂黛玉,再次勸慰:“姑娘不必多心,雖然這歸宗之事雖是侯爺一手促成,但若沒有老爺的同意,也不是那麼容易成事兒的!霽大爺那人,性格是有些乖張,可是人品才貌都是沒話說的,尤其是對姑娘,當真上心。知道姑娘有血咳,就把自家鋪子裡剛剛從雲南運過來的三七草全部送過來給姑娘,老爺覺得不好意思,可是霽大爺還是一分銀子都沒要……”
林黛玉已然呆住,她當然知道“歸宗”的含義——簡單來說,就是一個男子認祖歸宗。
原來,林家並不是人煙稀漠嗎?
可是,她們說的那個“侯爺”又是誰?
還有,一個林姓男子“歸宗”,也就是那個所謂的“霽大爺”,跟自己有什麼關係?
……
“康嬤嬤,王媽媽,我有些累了,想休息一會兒。”忽然間,林黛玉有一種回到初入賈府之時的感覺,一個陌生的環境,不敢多說一句話、走錯一步路,唯恐被人取笑了去。
“好好,姑娘好好休息,養好身子才是真……”康嬤嬤和王嬤嬤沒看出異樣,一起慈愛地給她掖好了被角,招呼了一眾小丫鬟,讓她們不得打擾黛玉休息。
而黛玉,當然無法入睡,可是彷徨之間,雙眼不受控制地漸漸閉上,然後,眼前浮現了一個小女孩的記憶,是自己又不是自己的,“林黛玉”的記憶:
母親確實在三年前過世,外祖母想接自己過去,可是父親沒有同意。之前,是因為自己年紀太小,父親不放心;而最近,就是因為這位“霽大爺”,林霽風要入宗籍,她身為林家嫡長女,雖然只是女子,但也不好離開。
十歲半的自己很小,只有一些零零星星懵懵懂懂的記憶。原來,林家並不是所謂的三代單傳,自己的祖父林蘇梓有一位嫡長兄,叫林蘇哲。
當年,林蘇哲官拜太傅,為當包括今聖上在內的諸皇子之師,門生遍朝野,比身為探花郎的祖父更加風光無限——可惜,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