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數日的海上航行,田見秀部的三千兵馬終於上岸了,自他之下無不神情頹廢,畢竟都是旱鴨子,暈船的暈船,暈水的暈水,在船上這數日是吃不好喝不好,極盡折磨,許多人上了岸雙腿發軟站立不穩。 水師的海船楊帆而去,田見秀站在岸邊眺望許久,又回頭瞧了四周然後用力的跺了跺腳腳下的土地,心情極盡複雜,他知道,新的征程開始了! 他也知道,這輩子有可能就回不去了。 和他這般心思的有很多,數千士兵在岸邊或站立,或者躺或蹲著,望著遠去的海船出神,每個人的神情都很凝重。 好在他們這幫人都是漂泊慣了的,數年至十餘年間都是東竄西奔,居無定所四海為家,此時雖說遠離故土,但對腳下的這片土地也充滿了各種好奇和期待,所以情緒來的快,走的也快,甚至有的人已經開始歡呼,聽說高麗娘們可水嫩了。 什麼高麗娘們,叫朝鮮娘們……不過聽聞確實水嫩的很,要不然歷朝歷代的皇帝老二都讓他們進貢美人兒…… 我擦,李老三咱們現在也是朝廷的人了,莫要口無遮攔,皇帝老二你都叫的出口…… 且,山高皇帝遠,俺便叫他老兒了,他又能耐我何…… 得得得,你孫子硬氣,莫讓澤侯聽了抽你個大耳光…… 嘿,你孫子剛還說咱們是朝廷的人了呢,怎麼還敢稱呼澤侯,要叫田總兵,田將軍…… 士兵們的插科打諢田見秀自然沒聽到,聽到了也不會說什麼,他此時正傳令手下偵查這個海島,摸清上邊狀況,然後找個落腳的地方,眼瞅著天黑了總不能睡在海灘上。 幾個探子還沒走多遠就發現了幾個漁民,此時正一臉茫然的看著他們,眼裡充滿了恐懼,探子急忙奔去,老鄉打聽一下… 只可惜這些老鄉根本聽不動他們說的什麼,嘰裡咕嚕的回了幾句他們也聽不懂得話,好在來之前登州水師那邊給配備了嚮導翻譯。 或許會有人疑惑,那時候的朝鮮不都是用漢字說漢話麼? 那是朝鮮官方,民間文盲率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九……除了邊境的百姓和極少的漁民會說漢話,大部分都只會泡菜思密達。 嚮導過來問那些漁民,島上有多少人? 漁民回答的很誠懇,島那麼大,有很多人! 問來問去,問不出個所以然,只知道這附近有三個漁村,在島東部有王宮,那邊不允許百姓隨便熘達,有守兵的…… 田見秀指著島上一座山峰問道,那是什麼山,漁民說是摩尼山…… 聊了一會,漁民見他們和藹可親,畏懼略去便大著膽子問他們是什麼人? 田見秀當然不會告訴他們。 漁民較之內陸百姓見識算是廣的,然而眼前這些兵馬卻讓他們心裡犯了滴咕,說漢話,很顯然不是朝鮮兵也不是倭寇更不是韃子兵,但也不是明軍,難不成是海盜? 為什麼這些漁民堅定他們不是明軍呢?因為他們是見過明軍的,而田見秀部衣著並非明軍制式,穿著就和普通百姓沒什麼兩樣,區別就是普通百姓拿著農具,他們拿著兵器罷了,所以看著更像海盜。 可是哪有這麼和善的海盜,若真是海盜的話,他們此時早成屍體了,即便需要帶路,也是不會這麼和氣的。 可田見秀顯然也不是和氣的人,所謂來著不善,他們漂洋過海可不是做善事的,對於普通百姓還能維持表面的和善,對於其他人…… 僅用了不到三天時間,田見秀部就控制了江華島。 島上被流放的王族大臣們被集中囚禁一處,守兵繳械,封鎖港口,全軍休整。 這三天時間田見秀也走遍了江湖島的各處角落,當真是愈發的欣喜,此地獨處海外,土地肥沃產稻米,有漁業物資豐富,更重要的是這兒建築完整齊全,有王宮有兵營一應俱全,可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拿來即用,拎包即住。 原本平靜的海島突然湧來數千兵馬,使的島民和那些流放至此的罪臣心中疑惑又恐慌不已,紛紛猜測這些人的來歷,可是左思右想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只能斷定是某一支流浪至此的海盜又或明軍某一支潰兵。 不過恐慌情緒很快就過去了,這支來歷不明的軍隊,對百姓秋毫無犯,即便是對那些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