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多爾袞下城召集諸將議事。 得知朝鮮有了小心思竟要斷供補給,諸將惱了,各種汙言穢語大罵朝鮮是欠收拾了,當豬當狗調教了快小十年了竟還沒給養熟,當真是個白眼狼啊,竟還有花花腸子,那必須再去收拾一下給他們長長記性。 是啊,收拾一次老實一次,第一次是天啟七年,第二次是崇禎九年,中間相隔九年,如今是崇禎十五年相隔上次已近七年了。 本來一直很聽話的朝鮮竟然趁自個一場慘敗內鬥不止時,又其了心思,難道這就是所謂的七年之癢? 若在平時癢了隨便撓撓便可,但這節骨眼,誰他麼的讓我癢,我就挖誰的心! 所以必須削他! 諸將群情激憤,嚷嚷要立刻發兵再徵朝鮮! 其實大部分人都也只是宣洩一下怒火而已,畢竟出征是大事,特別是在這個時候,時機和實力都不行。 然而,這呼聲卻相當合乎多爾袞的心思的,內壓外洩嘛。 如今沉陽那邊的壓力太大,他必須尋求矛盾外嫁,正好明廷那邊能分擔大部分,剩下的就給朝鮮了吧,反正只要對外開戰,特別是打朝鮮這種菜雞,完全就是掠奪性單方面碾壓的戰場,朝裡頭是非常齊心合力的。 雖說慘敗之後不宜再動兵興武,理應蓄精養銳休兵養息,但多爾袞和范文程都覺得,這才是最好的時機,對外用兵可緩解內部矛盾,還可以掠奪財富補充補給同時再一次震懾朝鮮小老弟。 反之,內部矛盾不斷加大,朝鮮再和明廷暗通曲款,還短了補給,可謂招招致命啊! 當然了,主要是還因為對手是朝鮮這種菜雞,一棍子都能打趴! 打,那必須要打,但是要派誰去,派多少人去是要好好商量的。 諸將紛紛請戰,然多爾袞臉上露出若有若無的笑意。 看來都想去,想必都在錦州城裡快憋瘋了。 但是想的美! 豈能是誰想去就去的! 首先有一部分人他就非常不信任,他知道有些人請戰實則是想趁機熘走,只要他同意了,保不齊這些人出城之後就會往沉陽跑,至於跑那邊做什麼,用腳指頭都能想出來! 一番商議之後,他決定派多鐸前往朝鮮。 多鐸和多爾袞是同母所生,哥倆關係非常好,多爾袞對多鐸那也是相當的信任,更很重要的是,多鐸不像阿濟格那麼暴躁和有勇無謀,再者多鐸曾在七年前和皇太極一起親征過朝鮮,輕車熟路有經驗,可謂是上佳人選。 主帥確定之後,兵力如何安排又經過一番商議,最終確定三千人! 這三千人包括騎兵精銳一千,蒙古人一千,朝鮮二鬼子一千。 眾所周知,滿清有八旗軍,但並非全是滿人,還有蒙古人,畢竟這個時候清朝已經將漠南蒙古各部給平了,軍隊裡有很多蒙古兵,也就是所謂八旗蒙古,除了蒙古人還有漢人,多是後金時期投降過去的明軍部隊,比如三順王等人,俗稱八旗漢軍地位低於蒙古兵。 除此之外還有朝鮮兵,在滿清兩次出征朝鮮前後掠奪數十萬朝鮮人也包括一些朝鮮兵的俘虜,這些人被掠去沉陽之後為奴,有一部分從軍,在軍中做雜役也有一部分充當炮兵,但更多的時候是當炮灰。 起先朝鮮兵在戰場上遇到明軍明裡暗裡還會放水,但久而久之便成了清軍忠心的奴才,為清軍衝鋒陷陣對明軍變本加厲,無所不用其極,殺自己人下手遠比真鬼子狠辣利索,何況殺的是明軍呢,如今別說讓他們殺明軍了,就是讓他們殺會朝鮮人,他們也義不容辭且興奮難耐! 要不都誰二鬼子比真鬼子更可恨呢! 這個其實不難理解,參照抗日時期,多少二鬼子殺自己人都是一馬當先啊。 【推薦下,換源app追書真的好用,這裡下載 .huanyuanapp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而現在,多爾袞就用著朝鮮的二鬼子吃著朝鮮的補給,然後去收拾朝鮮! 事不宜遲以免節外生枝,除了擔心再遲大雪封山影響行軍,更擔心的是朝鮮的補給中斷影響大局,這一次多爾袞也算是發了狠,若是往年朝鮮搞這出么蛾子他應該先派人去敲打恐嚇一番,這一次或許內心積壓太甚,正好藉機宣洩,所以連招呼都不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