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04章

宋獻策能在大明門外罵街引來百姓圍觀,是因為他確實急了。 朝邑被攻陷,說明黃河那邊開打了,而且這還只是個開始,若不及時阻止便會引發全面開戰,這不是他們初衷也不是他們想看到和想得到的結果。 當初李自成提出兩岸和談的初衷雖有拖延時間因素,但卻也是英雄暮年想見好就收落個善終,握手言和的誠意還是很足的,只是要討價還價賣個好價錢罷了。 且李自成集團那邊的幾個大佬也普遍有這個意願或者說被說服接受這個意願,只有一些年輕人還不太服氣,覺得剛搞起來怎麼就和談,覺得自己還是挺牛逼的,真和朝廷幹起來誰輸誰瀛還不好說呢,何不賭場大的單車變摩托呢。 但是吧,這些年輕人雖不服氣卻沒決策權,大佬們有意和談不是他們能左右的。 可朝廷這邊對和談的態度呢,就沒那麼統一了。 有人覺得和談是好事,既能免百姓遭難也好早日恢復生氣,不然打下去勞民傷財把朝廷都打爛掉了。 但也有人覺得,之前還要應付韃子力不從心,現在好不容抽回手了而且有了個能打必勝的大太監何不趁機狠狠弄死他。 就算弄不死,也能壓壓價啊,所以認為先不和談,應該先打! 而崇禎帝的想法就是打不打都要把李自成給弄死,因為太恨了。 可是和談的話,他不光不能弄死李自成還得封他個官,甚至可能是要封爵的,這他哪裡甘心啊,所以他是堅持要打的。 但朝裡主張和談的比例大,崇禎帝和一些強硬派聲音就顯得太弱了。 這個時候,崇禎帝就找到了常宇,問他,你的意思呢。 常宇毫不猶豫的說,打,你說打就打,而且必須弄死李自成,這讓崇禎很是欣慰也放了心,只要常宇說打了,其他一百個說和的都沒用! 但常宇真實想法呢? 其實有點複雜。 在李自成提出和談之前,他陳兵黃河便是要等天暖之後準備充足時發動猛攻一舉推進兵臨西安城下,確確實實的是要同李自成大決戰了。 可是在李自成提出和談後,他的態度就改變了很多,畢竟和談利國利民他是最清楚不過的,和談是對雙方對有利的解決方式,而且說實話之前拉開架勢要大決戰那是不得不為之,可真打起來,即便是殺敵一千他也得損八百。再說了即便打敗了對方卻不等於消滅了對方,接下來他和你玩起游擊戰沒玩沒了的啥時候是個頭。 眼下既然對方提出和談,又何必硬剛呢。 只是沒人比他更清楚談判桌上的籌碼是怎麼來的了,闖賊雖然提出和談,但胃口不小,條件不低,張口閉口就要封王封藩。 這是朝廷及崇禎帝不能接受的。 所以這個時候常宇內心還是支援開打的,但不能全面開戰,那樣就會破壞了和談的契機,又回到先前兩軍要大決戰的局面了。 這是常宇不願意看到,因為即便打敗了李自成他自己也要元氣大傷,甚至還有可能陷入膠戰之中,可是南邊還有張獻忠這個勁敵要對付呢。 所以只能打區域性戰,以此來賺取談判桌的籌碼,把對方的價格壓的越底越好,也能趁機殺殺對方的銳氣消耗對方的實力,否者你招降過來一個生龍活虎的造反專業戶過來,你睡的踏實麼。 當然了若是在這個區域性戰內將李自成幹掉那就更好了! 所以常宇此時的態度就是,必須要打,但是要控制好力度不能引發全面開戰把和談攪黃了,而且無論談的成,談不成,李自成必須得給弄死,這是崇禎帝唯一的底線了。 前幾日李巖突襲朝邑得手,朝廷積一分,本欲以此來逼宋獻策及西安低頭,沒想到轉手李過就反撲過來,貌似又平局了。 但常宇和宋獻策都擔心,因此而搞大了。 所以宋獻策急著要見史可法和吳珄想要重啟談判。 可以說,核心人物此時都懸著心,只有外邊瞧熱鬧不怕事大的最輕鬆,比如一眾朝臣及百姓們,就非常的樂觀,在他們看來李自成都被抓了,對方還老將都被吃了,這棋他還下個屁啊。 殊不知,兩方現在基本旗鼓相當,且都在走鋼絲。 這個時候,不光考驗談判桌上人的智慧,更考驗前線指揮官的才能了。 李巖接到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