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宇數人步行入城,城門內已被看熱鬧的百姓擠得水洩不通,陳所樂前邊呵斥圍觀者讓出一條路,李慕仙在常宇耳邊低語數聲,小太監微微點頭對旁邊圍觀的一婦人問道:“嬸,德王府往哪邊走?” 他竟不去總兵府,而要先去拜訪德王。 “您要去德王府啊,那可有的繞路了,在湖對面呢”那婦人挺熱情的:“湖對面有條大街叫厚載門街,王府的北門廣智門就在那街上……王府雖大,可惜前幾年被狗韃子給毀了,也沒啥看頭……” 湖對面?常宇一怔,隨即走出人群面前豁然開朗一片開闊水面映入眼簾,心下一震,臥槽,傳說中的紫薇他媽的大明湖畔呀。 夏日湖光景色最美之時,常宇快步臨近湖畔涼風吹來渾身舒坦無比,忍不住張開雙手十分做作的大呼:“皇上,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麼?” 身後諸人一臉懵逼,皇上?夏雨荷? 咳咳咳,常宇略顯尷尬的輕咳幾聲,四下張望一番,這湖面不小若是步行繞過倒費了不少時間,幸好湖面有舟載客,便招手呼來。 船家是一老叟,歷年風吹雨曬面板黝黑看不出具體年紀,見常宇一行數人便又招呼了個年輕幫手一起撐船,心裡卻也嘀咕著,這一行有僧有道還有帶著兵器的,到底什麼人。 面上卻還是熱情的招呼著,泛水湖中四處指點景緻:“湖心正中有個小島,那是湖心亭,西北岸邊那是鐵公祠,西南岸邊是稼軒祠……那是大明湖石……那是歷下亭……秋柳園”。 船伕如數家珍一一道來,常宇聽得津津有味,李慕仙忍不住道:“船家你可知這大明湖原來叫什麼?” 老叟呵呵一笑:“自曉得,客官您瞧這滿湖的荷葉……以前就叫蓮心湖,老濟南的都知道”。 李慕仙微微點了點頭:“但最早這大明湖卻叫歷水陂”。老叟搖頭苦笑:“這個俺倒沒聽說”。 “所謂的最早是有多早?”常宇好奇問道。 “這歷水陂之名出自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蓮子湖是始於唐,至於大明湖的稱呼則出自宋金時期元好問的濟南行記”。李慕仙撫須輕笑。 “臥槽,你老小子知道的不少啊!”吳中一驚一乍,諸人也為李慕仙的博聞所驚歎。便是那一直端坐鼻關心的海弘和尚也忍不住瞧了他一眼。 李慕仙撫須傲然道:“貧道遊歷江湖十載熟讀諸家百子,雖不能盡知天文地理但亦所去不遠了”。 常宇嘆氣微微搖頭,這貨之所以容易被懟,就是太愛顯擺一丁點兒都不低調。 果不其然,吳中白眼一翻:“那你可知老子頭上幾根毛屁股上幾顆痣?”李慕仙差點就氣到噴血,諸人卻笑的人仰馬翻幾乎傾舟。 本就不是專程泛舟遊湖,船伕擺的快,眾人賞景說笑間不多會就臨近對岸,擺船老叟抬手一指遠處樹蔭間的飛簷:“那便是德王府……”說著忍不住一聲嘆息:“該死的韃子喪盡了天良,不光毀了城還一把火將王府快燒光了……” 常宇一行上了岸,湖畔樹蔭成林,抬頭看天,陽光忽隱忽現,沿著小道舉步行了百餘米繞入一條大街,正欲尋人問路時頓時怔住了。 正東十餘米外殘垣斷壁中荒草叢生一眼望去觸目驚心,然則即便如此破敗依舊可見往日雄偉氣勢,即便僅僅是王府的一段圍牆。 “老丈,這可是……”常宇嘆息之餘伸手攔住以路人剛開口,那老頭揹著手瞧那破牆一眼見怪不怪搖搖頭:“是的是的,就是德王府……天殺得狗韃子……你們要是去王府辦事去南門吧,這邊都荒了……” 老者嘆息搖頭遠去,諸人望殘垣斷壁唏噓不已,想德王府當年何曾的金碧輝煌,規模宏大。史料記載王府佔濟南城三分之一! 而如今……一堆廢墟了。 德王府有四個門,東為體仁,西為遵義,北為廣智,南為端禮也是王府正門,從北繞到南,又一段路要走了。 一行人沿著王府圍牆廢墟邊走邊往裡邊探視,目及所至傷痕累累,皆為往年清軍所禍痕跡。 “一方道長你自稱博學無事不通,可知這德王府前身?”常宇隨口問了一句。李慕仙不做多想脫口而出:“乃元時濟南公張榮府邸舊址”。 常宇伸出大拇指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