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帝聞言後自又是控制不住的狂誇常宇能幹,真的啥事到了他這兒都能迎刃而解。既然軍糧解決了,那就騰開手好好的賑災吧,只是京畿數府赤地千里,這麼大的窟窿怎麼堵的上啊! 對了,鄭芝龍送來上邊條船的糧食。 “那些地豆兒和番薯你打算種在那兒啊,而且靠這些真的能解決這次荒災麼……”崇禎帝對常宇要大規模種植土豆和番薯存了很大疑問。 對此常宇有著十足的信心,他對這兩個作物還是略懂的,甚至比鄭芝龍派來的農業技師還專業,畢竟這個時候北方還沒大規模種植,但後世這兩種作物早已播種世界各個角落了。 土豆的播種期在東北和西北一般是春季,一年只種一季,在河北河南山東則是一年兩季,兩三月分播種,六七月收,八月份播種十月到十一月就可收穫,生長週期僅需連個月! 而番薯這時候種也可以,但生長週期需要三個月。 至於種在哪? 首選皇莊。 皇莊是明朝特有的,顧名思義就是皇帝的莊園,主要集中在北直隸一帶,以順天府,保定府,河間府最多,正德年間皇莊面積約三萬七千五百餘頃,一頃是一百畝地,自己算吧。 當然這麼多地都不是皇帝家自己種,十之八九都是侵佔地方老百姓的土地,然後又租給老百姓種,只有在京城附近的部分皇莊土地是僱人耕種,收入都歸內帑。 據常宇所知,京城周邊的皇莊至少有上千畝土地,雖說現在有部分已經種了作物,但依然有數百畝可用來種植這些作物。 但明顯數百畝不夠啊。 沒關係!城外還有太多勳貴廢棄的莊園,先前清軍圍困京城在周邊一頓糟蹋,將那些勳貴的莊園掠劫一空,農作物也給收割的乾淨,以至到現在還有很多閒地沒有耕種,少說也有成千上萬畝。 “你是要租種他們的土地?”崇禎帝一怔:“即便那些土地閒但你想白種他們也不會答應的”。常宇搖了搖頭:“當然不白種,但也不會給他們租金,臣打算以種子抵租,臣可以保證土豆和番薯這兩種作物兩年內就會成為大明最重要的糧食儲備,到那時候不光老百姓會種,這些勳貴也會要種的,所以我種他們一季來交換種子”。 “他們難道不會自己去南邊買種子啊!”崇禎皺眉,常宇輕笑:“運輸成本太高,而且他們去了也為比買得到!” “你說運輸成本高,朕尚能理解,去了買不到什麼意思?”崇禎帝一怔。 常宇嘆口氣:“年初臣聞各府大旱又有蝗災便料定要鬧饑荒,偶然想到這兩種作物,便令人前往福建找鄭芝龍幫忙,算是未雨綢繆但卻是沒想到這此饑荒的嚴重程度遠超臣所料……” “所以前些日子在九江那邊聞鄭芝龍的船隊北上時,便又急令錦衣衛速去福建讓他大肆收購囤貨從海路運往京城,這樣一來既能帶動福建一帶的經濟……哦,就是讓那邊的土豆和番薯有了市場銷路,老百姓的日子也好過些,同時又能為北方緩解饑荒”。 崇禎帝聽了又是嘆氣又是搖頭:“滿朝文武在你跟前都像個廢物一樣!面對饑荒他們束手無策,而你卻早早的防患於未然,厲害,常宇很你厲害呀!朕何其幸也,大明何其幸也!” “皇上再這麼誇下去,臣心虛的很呀”常宇淡淡一笑,崇禎帝長嘆口氣盯著常宇一動不動,直把他看的渾身發毛。 “你到底是何妨神聖啊!”崇禎帝突如其來的一句,讓常宇雞皮疙瘩都起來了:“臣,就是宮裡伺候皇上的一太監啊,可不是什麼神聖” 崇禎帝苦笑搖頭:“對朕來說,你可比廟裡頭供著的那些神仙厲害多了,求他們不如求你有用”。說著又隨即見話題拉了回來:“既然那土豆兒和番薯真的可渡饑荒,應該大加推廣,不僅僅在京城種植,而且也不僅僅是皇莊,百姓那兒也得推廣”。 “臣已經遣人聯絡了濟南的德王,青州府的衡王,將會在兩地大規模種植,但暫時不建議向百姓推廣”。 “為何?”崇禎不解,常宇便給他解釋了,首先種植技術,其實兩種作物的種植也沒啥技術含量,土豆切成塊用柴火灰攪拌一下直接埋地裡就行了,番薯稍微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