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的個性也與其崇拜的圖騰有些契合之處,該國的人民清越靈動,敏感焦躁,推崇速度和進攻,心思複雜而易變。這與走廊的另外兩個大國,閃特剛健雄渾、注重實力,詹魯保守謹慎、腳踏實地、喜好防守,性格上恰形成互補。
如果我們仔細分析,猛虎自治領的巨木堡恰恰處於塞爾、詹魯、閃特這三大強國的三角形競爭圈的中心位置,在文化心理上受到多方面的影響,包容性強,易於綜合融匯。 從人的性格上講,三個大國民眾性格的優秀一面都得到吸收和體現。
另外,頗為巧合的是,自治領的每一次向外出擊,都不僅要與該進攻方向上的敵國開戰,而且必須應對外來勢力。
進軍諸侯割據的閃特,自治領遭到遊牧蠻族和以塞爾、詹魯為主力的走廊聯軍的南北夾擊;入主詹魯,南方出現了沙漠帝國的異教大軍;而此時殺入塞爾,呼蘭帝國及其附庸國部隊也在催馬奔來!
這也是由巨木堡的特殊地理位置所造成的,處於百戰之地的中心,恰如棋盤上的天元位置,一舉一動都惹人注目,一旦開始大規模軍事行動,就會牽一髮而動全身,引發極其複雜的軍事和外交形勢。
當然,無一例外的,複雜局面最終會簡明化,形成兩大完全對立的武裝集團,以暴力手段解決一切分歧。
現在的軍事焦點,已經從兩盟半島轉移到這座丘原三角堡上……
“累斯頓河水道已經被惡蛟軍團控制,河岸國土盡皆淪喪。惡蛟軍團的海軍還在沿海岸線行動,一路攻佔沿海城鎮。”
隨著吉卡斯宰相畫筆的移動,塞爾邊境的藍色水域被悉數染成猛虎自治領的金黃色。
“李維的南線入侵集團從凱提南亞出發,自西南向東北橫掃,照推進速度,距離塞爾城約兩週行程。威達的中路入侵集團自木棉鎮出發,一路急進,距離塞爾城約八天行程。”
凱提南亞和木棉鎮變成兩個金色圓圈,成為敵方的集結點和入侵起點,隨後,這兩個金色圓圈變成兩根粗箭頭,直指塞爾首都。
“我國的地方守備部隊,北線撤回部隊的半數,正開向這兩支敵軍,迎擊敵軍,阻遏其攻勢。其餘北線撤回部眾和後方勤王軍隊,正趕來塞爾城協防,預計總兵力約十萬左右。”
一連串的銀色小箭頭在地圖上出現,有的對著兩根金色大箭頭衝去,有的趕往塞爾城匯合。
“呼蘭及其他盟國部隊要兩個月時間才能趕到,所以我估算,大約十萬餘人依託首都防禦,必須要頂住病貓軍團一個半月時間,頂住了,我們就會取得勝利。”吉卡斯收起畫筆,總結道:“當然,我個人對戰局還是持樂觀態度的。”
“不見得吧!”朝堂下一片低沉的嗡嗡議論中,一個響亮的聲音非常刺耳,“頂不住,恐怕塞爾就會亡國!”
在塞爾王國,一般很少有人會直接反對吉卡斯宰相,即使有,也會以委婉的口氣提出。但這一回,唱反調的人卻不是塞爾本國將領,而是自治領叛徒,塞爾人過去的死敵──丘根。
與會的塞爾將領對這個高傲的猛虎叛將多有不忿之色。
丘根或許是長期的習慣使然,總是把“我們猛虎軍團如何如何”
掛在嘴邊,經常對塞爾軍隊橫挑鼻子豎挑眼,一副頤指氣使的姿態。
這樣的態度,當然會得罪不少同樣也是高傲自負的塞爾將領。
“哦?丘根將軍有何指教?”
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吉卡斯宰相當然不會跟武夫一般見識,他大度地一笑,神態自如而謙和。
第三十二集 第三章
“猛虎軍團以剛毅勇猛著稱,耐苦鬥,擅硬仗,尤其慣於陣地正戰。如今敵人總兵力為我方四倍有餘,兵員素質遠較塞爾部隊優秀,因連戰連捷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