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劃嗎,孫協是恩主的親兵隊長,但是恩主知道孫協是個有勇無謀之人,怕他洩露,是以沒有告知他。陳表乃是恩主費力結識的好友,所以不算自己人”。黃尋知道這兩人不知舅父之計劃後,又消化了下,對張奐說道:“張師既然把所有的情報都告訴了我,那我也對張師說明我的想法,舅父謀奪荊州以觀天下形勢的計劃,我必要接手完成,到時我若得荊州,表弟就有了軍事力量,若是孫權後人不賢,我便擁立表弟當這吳國之主,以報舅父之恩義。黃尋終於說出了自己的終極目標,張奐、徐大、趙達等皆看向黃尋,黃尋之姿態可謂大義凜然,三人當即向黃尋拱手,說道:“遠達既有此志,我等必跟隨之”。黃尋見徹底收服了這三人的心,也是心中欣喜,這樣就完全打消了徐大的疑慮,徐大的疑慮無非是黃尋借孫泰的勢力自己成事,但是現在黃尋說得很清楚了,要擁立孫秀當皇帝,那麼在吳國,孫秀身為宗室當然是有法統的,但是黃尋就沒有自立的資格了。當下黃尋與三人達成了共識,於是接下來徐大馬上轉變心態,為黃尋考慮了起來。“先主公手下有一批精銳軍隊,但是自從主公身故之後,孫權就把這批軍隊劃給了朱然統領,孫協不願奉詔,於是在陳表的幫助下,帶領一千主公嫡系人馬前往夏口督孫奐麾下。遠達若要謀取荊州,那先主公的軍隊必須要回來,那都是主公從山越人中編練的精銳啊。趙達就是不願在朱然麾下從軍,故而脫離出來,像趙達這樣的人還有很多,現在遠達身為建安縣尉,無戰事在身,正可以讓趙達前去招納這些脫離軍隊的主公舊部,充實軍隊,他們都是沙場老卒,必然會讓我軍戰力再次提升”。黃尋覺得現在自己是建安縣尉,正是沒有戰事掣肘之時,當下便讓趙達前去招納以前的同袍,徐大知道趙達寡言少語,怕不能將黃尋的身份說清楚,於是也要和趙達同行。張奐也說道:“我在武昌也庇護了一些軍中逃出來的舊人,如今既然遠達已立志,我便回武昌讓他們也來加入”。當下三人議定之後,馬上動身。黃尋見徐大和趙達同時離開,這對於從鄱陽從軍以來,黃尋還是第一次,班底一個沒在。但是黃尋覺得這也正是鍛鍊自己的時候,遂決定再起兵剿撫山越。
自從黃尋討滅洪氏,祖賓也歸附朝廷之後,梅氏、常氏當然畏懼,但是光畏懼也不行,該抵抗還得抵抗,於是兩族聯姻。本來以前兩族為了生存下去,都是跟洪氏聯姻的,但是洪氏被滅之後,兩族成了建安山越的龍頭,兩族吸納了洪氏的殘部,又派人在洪氏原領地內建立了一座鄔堡,為了擋住吳軍的進犯,梅氏、常氏派出族中最能打的勇士坐鎮,梅氏的統領名叫梅成,常氏的統領名叫常俱,二人合兵三千人鎮守此地,阻擋黃尋繼續向山越腹地進軍,這三千軍可謂是山越僅剩的能戰之軍,其餘的就是些老弱婦孺。徐大走之前將徐四留下輔佐黃尋探聽情報,徐四打探到梅氏、常氏的情報後,返身報告給黃尋,黃尋覺得還是先摸清敵人的底細再做戰略計劃,遂命人請來祖賓商量作戰之事,祖賓來到後,黃尋問道:“如今我部休整完畢,準備再行剿撫山越,我請問祖校尉,這梅氏、常氏究竟誰為大,哪部兵為多”。“梅氏、常氏以前皆是洪氏之從屬,我祖家與洪氏爭地之時,此二族雖從洪氏麾下,但皆顧惜自身實力,只是派出少量兵擾亂我祖家,所以二族實力未有損失,後黃縣尉速行襲破洪氏,二族趁機吸納洪氏殘部,壯大自身,但是究竟誰更兵多,我倒是不敢下斷言”。“近日我部下探知梅氏、常氏在洪氏領地內建立鄔堡以拒我軍,而領兵者名叫梅成、常俱,不知祖校尉可識得此二人”。“這常俱我倒與其交鋒過,那還是我在與洪氏戰鬥之時,常俱率兵繞後欲前後夾擊我軍,我見勢不好,當即領兵撤退,常俱阻我歸路,我於是親自率兵與常俱廝殺,常俱見我軍欲拼命,為了儲存實力,直接放出路途,我軍得以回鷲峰山。所以我觀常俱此人是惜身保命之輩,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