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93頁

李玄都心中恍然,暗忖:「儒家高人無數,只是志在廟堂而不在江湖,故而江湖上少有人知。這位大祭酒能看破大天師留在我身上的封鎮,可見修為之高,怕不是已經功參造化,難怪他會主動送我『正氣歌訣』,卻是一片好心。」

李玄都又是謝過之後,這才送走寧奇。

第一百七十六章 青萍書局

送走寧奇之後,秦素走了進來。不消她開口發問,李玄都已經主動將事情經過說了一遍,秦素聽完之後,略作沉吟:「儒家中人已經盯上了我們秦家嗎?」

李玄都強調道:「不是秦家,而是以秦家為首的一眾遼東豪強。」

秦素問道:「儒家想要做什麼?」

李玄都一笑:「自是維護天命正統,坐江山的人不能換,所以遼東的猛虎不能入關,只能待在關外。」

秦素對於入關與否不大感興趣,所以只是皺了下眉頭,便轉開了話題,說起最新的話本——女子與男子不同,男人們更喜歡家國大事,哪怕是不在其位,也要指點江山,而女子們則更喜歡兒女情長,哪怕是身在高位,也難以免俗。當年女帝當政,便將中書省改為鳳閣,將門下省改為鸞臺,使得兩大中樞官衙不再冰冷威嚴,反而多了幾分仙氣,女子與男子之迥異便可見一斑。

秦素先是誦了一段半文半白的文字:「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樑,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說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注1)

李玄都初時並不以為意,只以為是兒女情長的無病呻吟,只是聽了幾句,臉上便顯露鄭重之色,開始凝神細聽。

「……金滿箱,銀滿箱,展眼乞丐人皆謗。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槓,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注2)

秦素誦完,李玄都不由問道:「這……是何人所作?」

秦素笑著反問道:「你不知道《風月寶鑑》?」

李玄都怔了一下:「是新出的話本嗎?我這些日子哪有什麼閒工夫看話本,眼睛裡、腦子裡就只有《太平青領經》,不過這些話卻是有些意思,當真是道盡了人情冷暖和世態炎涼。」

秦素拿出一卷書稿,輕聲道:「這是帝京城裡的一個破落子弟寫的。據說此人祖上三代都在江南織造局供職,當年張相爺推行新政,他們家因為虧空而獲罪被抄家,從此一蹶不振,日漸衰微,他隨家人遷回帝京老宅之後,靠賣字畫和朋友救濟為生,用了這六年多的時間才寫成了此書,不過還是初稿,不曾大肆刊印發賣,我這是託帝京書局裡的朋友為我尋來的手抄稿。」

李玄都自小便有一目十行的本領,從秦素手中接過書稿,迅速掃了幾十頁,沉思片刻後說道:「書是好書,你若喜歡,不妨自己建一個書局,直接刊印出版。」

秦素一怔,她是寫書之人,卻從沒想過靠著自己的身份直接建一個書局,聽到李玄都這個提議,頗為吃驚,道:「這還只是初稿。」

李玄都將手中書稿交還給秦素:「初稿與否,無關緊要,關鍵是書好,看的人就多。那麼我們的書局就能藉此打出名氣,以後我們若想說些話給天下人聽,便可借著書局發聲。」

秦素不是愚笨之人,只是略微思量便明白了李玄都的用意,道:「你這是想跟永珍學宮的讀書人搶奪說話的權力。」

李玄都搖頭道:「不一樣,永珍學宮的讀書人,說話是說給官員、名士、富商聽的,而我們可以低一些,說給那些普通百姓和鄉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