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32頁

寧憶微微一怔,立時明白過來,也不用抱拳禮,改為讀書人的拱手作揖還禮,笑道:「久聞秦姑娘大名,江湖中人稱呼為秦大小姐。我近來聽聞紫府劍仙為了秦大小姐而叛出師門,言之鑿鑿,讓人不得不信,今日終是見到正主本尊了。」

秦素臉色微紅道:「寧先生不要聽信江湖上的好事之徒亂說,沒有這回事的。」

寧憶哈哈一笑:「江湖上的確有很多好事之徒,不過他們大多不會憑空捏造,而是捕風捉影,既然有這樣的傳言流傳出來下,想來不會是無風起浪。」

這下秦素徹底無話可說了,這件事要說與她沒有關係,的確沒有關係,要說與她有關係,也勉強算是有些關係,畢竟她被李道虛請去蓬萊島做客是眾所周知之事,辯駁不得。

好在寧憶是個方正之人,也就是在李玄都面前才會笑言打趣一二,不會在言語上一直緊追不放,讓人厭煩。

見禮之後,寧憶將幾卷書收起,騰出兩把座椅,請兩人入座,他乾脆坐在一個繡墩上,抖了抖袖子,說道:「這兩天陪著趙良庚去江陵,一路上與這位部堂談論朝政,感觸頗多,如今的朝廷已是腐朽到了骨子裡,非要破後而立不可,可是誰能做到這一點?」

李玄都道:「總不會是我們這些江湖武夫。」

世人覺得江湖高手能夠以一當千,便認為江湖武夫有改天換日的本事,認為皇帝必須也是一位絕頂高手才能威壓天下,如果皇帝是個三歲孩童,或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普通人,便不能統領天下。

其實懷有這種想法,就像有人問,那些統兵大將手握兵權,為何不敢造反?為何會被皇帝一紙詔書奪去兵權?其實道理是一樣的,統兵大將不敢造反,是因為有其他手握兵權之人可以制約他,各個統兵將領之間其實是互相制約。

同理,江湖武夫也是如此,江湖高手不能反抗朝廷,是因為有其他江湖高手製約,除非所有人都齊心合力,否則總會被朝廷分而治之,拉攏一部分,打壓一部分,只要形成了互相制約的格局,產生各種利益糾葛,就如一張蛛網,將每個人連在一起,人人都在網中,誰都不能為所欲為,掌握最高權力之人是否有至高修為都無關緊要了。因為坐在皇帝位置上的人,不僅僅是一個人那麼簡單,而是代表了一個整體,其中有文武百官,有宦官青鸞衛,有宗室勛貴,甚至還有無數士紳豪強和江湖宗門,權力不來在於上方,而是來自於下方,只有被這些人支援,皇帝才是皇帝,才有權力,與皇帝本人的修為高低並無絕對關係。

現在的情形下,想要憑藉江湖武夫的個人之勇,強行改變天下格局,是不現實的,一人再強,也不可能與天下為敵。再者說了,就算是長生境界高人,也做不到一劍可擋百萬師,人力有時而窮。

寧憶望向秦素,道:「秦姑娘出身遼東秦閥,我聽聞秦閥這些年來大力扶持遼東總督趙政,不知秦姑娘可知其中詳情?」

秦素猶豫了一下,說道:「確有此事,家父與趙部堂相識多年,相交甚篤,認為趙部堂能行非常之事。」

這裡的趙部堂自然是說遼東總督趙政,而非荊楚總督趙良庚。

「好一個非常之事。」寧憶撫掌道:「當今天下,烽煙遍地,餓殍盈野,乃是非常之時,非常之時必行非常之事,看來秦先生是認定這位趙部堂能匡扶天下了。」

涉及到這種大事,秦素不敢妄下斷言,便沒有說話。

李玄都介面道:「我在年底時候要去遼東一行,正好拜會這位趙部堂,寧兄不妨同行,一見便知。」

如今已是六中旬月,待到此番事了,少說也要七月,然後再去位於吳州的正一宗大真人府觀禮,一來一回,便是八、九月份,此時再陪秦素返回遼東,從吳州到遼東,少說也有八千餘裡的路程,以正常趕路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