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後,他便會轉回到遠離戰場的商路,正式踏上前往金帳王庭的行程。
李玄都自言自語道:「大魏朝廷風雨飄搖,可金帳王庭也好不到哪裡去。難怪師父會說,這個世道,其實就是一個比爛的世道,誰爛得更快一些,就死得更快一些,剩下的人把死掉的分而食之,便有了太平年景。」
李玄都忽然壓低了聲音:「所以遼東鐵騎入關,未必是最好,卻能讓大魏爛得慢一些,然後滅去金帳和西北大周,這天下,便太平了。」
李道虛曾經說過:「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所以一人開萬世太平是不存在的,一代人平定戰亂,一代人韜光養晦,一代人造就盛世,沒有一蹴而就的道理。」李玄都以前總是對此不以為然,可現在看來,師父是對的,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著實是急不來。
李玄都長長吐出一口濁氣,喃喃道:「急不來。」
他總在想,若是師父肯幫他,那所有的難題都迎刃而解,可師父偏偏不願幫他,也許正因為師父看得太過明白,所以才不肯幫他,如果師父願意幫他,那麼師父必然沒有今日這般洞徹世情。這是一個死結,難以解開。
就在李玄都出神之際,一個與李玄都同樣是遼東人打扮的男子向他走來,來人大約是而立之年,卻又飽經風霜,氣態頗為沉穩老練。
李玄都回過神來,望向來人,因為對方是徑直朝他走來,所以他直接開口問道:「不知這位兄臺有何貴幹?」
第三章 國賊
這人沖李玄都一抱拳,自報名號:「在下張文鈍,晉州人士,承蒙江湖上諸位朋友的抬愛,送了個『下山虎』的綽號,還未請教兄臺名號?」
這江湖上的稱號自然有高下之分,天師、地師、天刀,不必其他修飾,只是與天地掛鉤,就大到不能再大,再有劍神、魔刀、聖君,非神即聖即魔,也是堪與天地相較的存在。除去這些之外,還有諸如伏虎羅漢悟真、降龍羅漢方靜、白衣觀音白繡裳、血觀音石無月、紫府劍仙、血刀等,以及道門的幾位真人,比之上面的幾位自是遜色稍許,卻也在漫天神佛之列。還有些特殊綽號,比如海枯石爛、東海怪人張海石,表裡不一秦不一、說一不二秦不二、不三不四等等,卻是根據各人的性情而來,若非江湖上有名的人物,誰會知道性情如何?所以也是不俗的。再往下便是與各種鱗甲、蛇蟲、走獸、飛禽掛鉤了,若是神獸還好,什麼真龍、鳳凰、玄武、麒麟,尋常人不敢亂用,也是了不得的人物。再往下,如雲中鶴、雷老虎、飛天蝙蝠之流,難免遜色許多,只能算是有名,卻算不得什麼厲害人物。
李玄都仔細回憶了下,沒聽說過「下山虎」其人,不過還是嘴上客套道:「久仰久仰,在下秦玄策。」
互通名號後,張文鈍說道:「秦公子姓秦,可是朝陽府秦家?」
李玄都點頭道:「正是。」
張文鈍肅然起敬:「那秦大小姐是閣下的?」
秦家雖然是江湖世家,但秦道遠和秦道方其實是廟堂中人,而秦清又只有秦素一個獨女,張文鈍不好直接問李玄都與秦清是什麼關係,便轉彎相問他與秦素的關係。
李玄都此次出行,用「百華靈面」改變了相貌,看起來更為年輕,大約也就是二十出頭的樣子,也就是當年紫府劍仙橫行河朔之地的年齡,此時只能說道:「秦大小姐正是在下堂姐。」
張文鈍瞭然道:「原來是秦家公子,失敬失敬。」
李玄都問道:「不知張兄有何貴幹?」
張文鈍沉吟了一下,道:「實不相瞞秦公子,在下如今正在做塞外走商的買賣,不過前幾天損失了幾個弟兄,人手不足,便想問一問秦公子的意思,願不願意結伴而行。」
李玄都沒有立刻答應,而是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