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73頁

按照規矩來說,這等大事,應是派出一位太平宗中足夠分量的二代弟子,親自登門送上請柬,只是有些宗門距離極遠,需要提前派人,少說也要月餘時間,哪怕是近的,一來一回也要半月時間,如今事急從權,只能改為飛劍傳書。那些在大天師授意下提前動身的宗主,很快就能趕到太平山。

正式日期就定在七天之後。

太平宗畢竟是正道十二宗中的副盟主,對於宗主升座大典自然不能馬虎,在這七天時間中,全宗上下弟子要將太平山和太平宮裝點一新,不過對於財大氣粗的太平宗來說,不算什麼難事。

至於李玄都,卻是沒什麼事情可做。正好他還是第一次登上太平山,便在陸夫人的帶領下,遊覽太平山,否則日後做了太平宗的代宗主,竟是連太平山的全貌都不曾見過,說出去也是讓人笑話。

這一日,李玄都和陸夫人來到太平山的一處勝景,此地距離太平宮不遠,名為天屏峰,形如屏障,剛好遮擋太平宮所在的主峰。在此地有一座殿宇建造於峭壁之上,崖壁極為陡峭,松不能生,猿不能攀,僅有飛鳥能過,這座殿宇僅憑下方楔入崖壁的橫樑為支撐,彷彿吸附於崖壁之上,遠遠望去,但見一座飛閣於雲霧之中時隱時現,宛如空中樓閣、仙人殿宇。入得其中,就會發現在殿後還有一條瀑布飛流直下,與殿宇的外欄緊緊相鄰,伸手便能觸及。太平宗中人又以竹筒引水入閣。不禁讓人感嘆,造此樓閣之人不僅巧奪天工,而且妙想天開。

兩人來到此殿之中,行走於外廊,廊道闊僅數尺,僅能讓兩人並肩而行,若是常人登臨,放眼四周,白霧茫茫,雲生足底,如身處天上,自不免心目俱搖,手足皆軟,但兩人皆是上三境的高手,臨此勝境,不但不懼,而且心神開闊。李玄都憑欄向太平宮方向望去,於縹緲煙雲之中,隱隱見到太平宮的一角,於雲霧之中若隱若現,好似天宮盛景。

陸夫人介紹道:「此地名為天水閣,因遠觀好似天上之樓而得名一個『天』字,因臨近瀑布而得名一個『水』字,故名『天水』。」

李玄都收回視線,贊道:「是個修身養性的好去處。」

陸夫人道:「若是代宗主喜歡,日後此地就作為代宗主的居處,不知代宗主意下如何?」

李玄都看了陸夫人一眼,道:「好是好,只是身在江湖,身不由己,未必能在太平山上久留。」

陸夫人嘆息一聲。

李玄都從「十八樓」中取出沈大先生交給他的須彌寶物,道:「這是沈大先生的須彌寶物,未敢擅動,物歸原主。只是『太平無憂』令旗乃是宗主信物,卻不好交給陸夫人。」

陸夫人猶豫了一下,接過須彌寶物,神情複雜:「多謝紫府。」

說罷,她開啟須彌寶物上的禁制,大致瀏覽一遍之後,從中取出一部玉石封面的典籍,足有尺餘之厚,幸得陸夫人是歸真境高手,換成一個尋常婦人,別說是單手托起,就是雙手也未必搬得動。

陸夫人道:「紫府馬上就要就任本宗的代宗主,雖說太平宗和清微宗在祖上是一家,但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變遷,兩者之間差異頗大,如果紫府全然不會太平宗的功法,也是讓人笑話,所以這部《太平青領經》的正本便交由紫府之手,希望紫府能好好鑽研。」

李玄都沒有推辭,接過這部《太平青領經》,收入自己的「十八樓」中。

太平宗與清微宗相較,功法綿密嚴謹,長於守禦,只是綿密有餘,凌厲不足,自不及清微宗功法那樣威猛兇悍,可若說守禦之嚴,清微宗拍馬不及,只是稍遜於一味修煉體魄的金剛宗而已,但太平宗有種種奇門之法,卻又在金剛宗之上。太平宗在江湖上雄立多年,聲名顯著,自有其獨到之處。

李玄都心中暗忖:「我身懷『玄微真術』和『北斗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