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城位置險要,乃是由荊州入蜀的門戶所在。白帝城三面環水,一面傍山,易守難攻,當年公孫氏佔蜀為王,入主此地,城內有一白鶴井,井中常有白氣湧出,宛若白龍,公孫氏便藉此號為「白帝」,並將此城改名為白帝城。
去白帝城有兩條路,分別是荊州和蜀州,不巧的是,蜀州乃是陰陽宗的勢力範圍,而荊州則是荊楚總督和神霄宗的勢力範圍。蜀州那邊是不用想了,千難萬險,雖有一個妙真宗,但只能勉強自保而已,而荊州這邊形勢就較為複雜,首先就是荊楚總督與陰陽宗多有往來,雖然不會在明面上相助陰陽宗,但背地裡如何就不好說了。其次,就要涉及到神霄宗的內鬥,如今江湖中都知道神霄宗宗主三玄真人和師弟凌沖道長起了衝突,鬧得滿城風雨。
師兄弟二人之所以道號不同,是因為「三玄真人」乃是朝廷欽封的五大真人之一,與正一宗的元陽妙一真人、飛元真人、妙真宗的萬壽真人、東華宗的太微真人並列齊名,而這位凌沖道長也不是尋常人等,他要比三玄真人大上許多歲數,入門卻晚了許多年,他早年時曾是一位縱橫荊州江湖的大豪,門人無數,境界高強,無論是正道邪道,都要賣他幾分薄面。他橫行江湖幾十年,且不論對錯是非,手中血債極多,待到不惑年紀,自覺殺孽深重,良心不安,於是常常去往神霄宗聽真人講道,如此方能心神平和。如此一聽,便足足聽了十餘年,終於在他知天命年紀的時候,拜入神霄宗的門下,出家為道。正因為如此,他算是帶藝投師,雖然處事成熟穩重,在神霄宗中極得人心,但仍是無緣宗主大位。
到了如今,神霄宗中的老輩人盡數故去,以兩人為尊,兩人起了間隙,使得神霄宗內部分裂成兩派。這等機密之事,本來外人也無從得知,只是自從去年以來,此事越鬧越兇,終於也瞞不住了。說起這場爭執,還涉及到正道兩大宗門,分別是正一宗和清微宗,正一宗支援三玄真人,清微宗支援凌沖道長,一時間竟是誰也奈何不得誰。
不過顏飛卿和李玄都都是心知肚明,當日風雷派之事就是導火索,而他們二人正好是親歷之人。
宋輔臣之所以會來蘆州,就是因為蜀路難行,而且他當時也不在西京,接到聖君澹臺雲的傳信之後,從秦州出發,經中州抵達蘆州,與李玄都、顏飛卿等人會合之後,從蘆州轉道荊州,再由荊州前往白帝城。
雖然這一路上也註定不好走,但江南各州還畢竟是正道宗門的地盤,有大天師的應允,又有顏飛卿這位小天師親自護送,總要好過蜀州境內的步步殺機。
根據眾人的分析,明面上最大的阻礙恐怕是來自於荊楚總督這邊,畢竟荊楚總督不是江南總督可比,手中握有實打實的兵權,極不好惹。不過話又說回來,他們這一行人都是江湖高手,也不是沙場廝殺,只管他大軍再多,繞開就是了,真正需要小心的還是陰陽宗的高手。陰陽宗之人,神秘莫測,最是難防。正道中人當然不怕陰陽宗,只是因為此事關乎正邪之爭的大義名頭,哪怕是大天師,也不能把此事放在檯面上來說,最好是神不知鬼不覺,不讓旁人知曉半分。
正因為如此,一行人在離開太平客棧之前,故意改頭換面,從江湖少俠變成了新婚不久出來遊山玩水的年輕夫妻。
公子哥是顏飛卿,不得不說,顏飛卿換下了一身道士裝扮,換上錦衣華服,還真有些濁世翩翩貴公子的意思,若是行走江湖,少不得要讓許多女俠為之傾倒,少夫人自然是蘇雲媗了,端莊典雅,溫婉淑靜,兩人站在一起,任誰都要豎起大拇指稱讚一聲金童玉女。
李玄都扮作顏飛卿的隨從,他以前扮過帳房先生,看起來也不算突兀,宮官則扮作蘇雲媗的丫鬟,因為她本就面嫩,面相比實際年齡小上許多,再一裝扮,便如十七八歲的少女一般,也是惟妙惟肖。至於最為重要的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