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天下還太平,如此方是無憂。」
「一劍劈掛見青冥,如此方是清明。」
「心懷天下,方是胸襟,太平宗和清微宗能夠與佛道兩家祖庭並列齊名,不是沒有理由的。只是不知道我此生還能否見到有人手持三尺青鋒,一劍轉戰三千里,一劍可擋百萬師,一劍光寒十九州。」
「天下之事千千萬,終是一劍了之。」
宮官之所來見張鸞山,其實也是為了能在張鸞山處略略瞭解虛實。然而,一番問答下來,卻如清風拂山岡,明月照大江,宮官第一次領略了被別人牽著鼻子走的感受,一時怔在那裡。
張鸞山笑著起身離開龍門客棧,宮官下意識地起身相送,望著他的背影,只覺百感交集。
待到張鸞山的身影徹底消失在夜色中後,宮官收回視線,望向頭頂的一輪皎皎明月,冷不丁皺了皺眉頭,她有些後悔今晚來見張鸞山了,更惱火於自己的心境竟是因為張鸞山的一番話語而有些破天荒地不寧。
女子有些惱火地冷哼一聲,強自壓下這股極為罕見的情緒,眯起一雙丹鳳眸子,輕聲自語道:「天下太平嗎?」
第八十一章 練劍練拳
當周淑寧醒來的時候,發現李玄都正在院中練拳,胡良就坐在一旁,看著李玄都練拳。
小丫頭不懂拳,也沒練過拳,但她看李玄都練拳,有種很不一樣的感覺,雙臂一張,好像要把天地攬入懷中,貼身一靠,好像要把那門外的青山一肩撞倒。
自古以來,窮文富武。
以前的李玄都不敢稱富,但真的不窮。所以除了練劍之外,也曾練過拳,不過因為算不得大道正途的緣故,只是不求甚解,如果說他的劍道已經出神入化,那麼他的拳道就只能勉強算是登堂入室。
雖說如今的李玄都已經墜境,可跌落的只是境界,萬沒有因為跌境就把劍道拳術忘了個一乾二淨的道理,所以如今的李玄都,無論是劍道和拳道,都可信手拈來,只是少了足以匹配支撐的境界,徒有其形而無其實。
小丫頭不知道,此時李玄都所練的這套拳其實大有來頭,號稱萬拳之祖,乃是前朝太祖皇帝所創,故名太祖拳,又名三十二勢拳,共三十二式,其中拳招拳架倒是平常,關鍵是拳意極為出彩,鐵騎鑿陣、攻城掠地、一掃天下,滌盪汙泥濁水,氣吞萬裡如虎。
尋常武夫練拳,學會這三十二式拳架不難,可想要連出些許拳意,那就千難萬難了,所以練到最後,就是徒有其形而無其神的結果,難免變成路邊的大白菜,不值幾個銅錢。
李玄都早些年練這套拳法的時候,同樣是不得其神,只是在他經歷過江北之事後,對於其中的拳意卻是有了幾分觸類旁通的感悟,待到他去西北遊歷,參與帝京一戰,最終一人連戰三人,對於這套拳法的拳意領悟,大概已有四五分,算不得宗師人物,但也可以算是登堂入室,這便是小丫頭看他練拳感覺不一樣的原因,不是李玄都出拳力道嚇人,而是因為拳中蘊含有拳意。
察覺到小丫頭之後,專注練拳的李玄都並未停下,仍是按照三十二路拳法來回走拳。若是讓一個尋常抱丹境武夫來看,恐怕根本看不出什麼端倪,甚至只會覺得是一套花架子,但站在場外的胡良卻知道這一拳一式中所蘊含的莫大威勢,堪稱是摧碑碎石也為不過。
起初,李玄都走拳極慢,幾乎就如垂垂老矣之人練拳,但接下來速度卻是越來越快,最後甚至呼嘯起風,以至於站在場外的小丫頭只能看到一道道殘影。
李玄都的拳勢猛然一停,左腳往下狠狠一踩,落腳處青磚盡碎。
若是拳勢極致,號稱「晃膀撞天倒,跺地震九州」。
李玄都深吸一口氣,周身關節、骨膜炸響,脊柱蜿蜒扭動,咔嚓之聲不絕於耳。他沒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