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201 塑造成功者形象的最好辦法

207 增加企業的品牌價值

208 擴大你的人際關係資源

210 用信譽和品牌吸引顧客

212 每位顧客的背後都站著250個人

215 尋找有影響力的顧客

教育與科研領域中的幽靈

223 學校教育中的馬太效應

226 自傲和自卑的對立

228 手心手背都是肉

229 影響學業的重要原因

232 我們不需要天才

234 科學界的“精英”壟斷

235 諾貝爾獎只給名人

238 馬太效應與學術腐敗

txt小說上傳分享

序 成功是成功之母

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我們往往會選擇生意比較好的飯店就餐,哪怕需要在店堂中等一等,我們也不願意去一個客人寥寥的飯店。到醫院去就診,我們寧願在一個有名望的醫生那裡排長隊也不願到同一個科室醫術平平的醫生那裡就診。

於是,人多的飯店客人越來越多,老闆的生意越做越大;而客人少的飯店人越來越少,最終門可羅雀,老闆只好關門大吉。

在人類資源的分配上,“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現象更是十分普遍。富人享有更多的資源:金錢、地位以及榮譽,窮人卻變得一無所有。

知名社會學家羅伯特?莫頓首次對這種“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現象進行分析,並稱之為“馬太效應”。

透過分析,羅伯特?莫頓首次向公眾表示:任何個體、群體或地區,一旦在某一方面(如金錢、名譽、地位等)獲得成功和進步,產生積累優勢,就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

“馬太效應”所揭示的道理顯然與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背道而馳。“失敗是成功之母”,我們從小聽慣了這句話,大概我們的父母和老師都認為:“只有在逆境中才能成就林肯、愛迪生這樣的偉人”。我們總是在某個方面獲得成功之後就被要求停止,因為我們要全面發展。我們總是被不斷地告知:“成功這位老師是貧乏的,失敗才是最好的老師。”

但是,他們沒有意識到:“如果你沒有成功的經歷,別人就不會把機會交到你手裡。不要怪別人,你要做點東西出來,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成功的最大好處就是:別人對你有了信心,從而給你更多和更大的機會。有了更多和更大的機會,你才可能激發潛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由於我們忽視從成功中進行學習,優點得不到強化,自信得不到加強,所以我們只能成為一個普通人。在這個社會,有太多人沒有找到成功的起點和突破口,他們永遠無法進入成功的迴圈,永遠不會成為成功者。

在此,本書提醒每一個夢想成功的人,每一個認為失敗是成功之母的人:成功有倍增效應,你越成功,就會有越多機會,也會越自信,而這些機會和自信又會使你取得更大的成功。從這個角度來說,成功是成功之母。

。 想看書來

1馬太效應無處不在(1)

馬太效應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無論在生物演化、個人發展還是國家、企業間的競爭中,馬太效應都普遍存在。

馬太效應無處不在

《聖經》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富人將要遠行去國外,臨走之前,他將僕人們叫到一起並把財產委託給他們保管。主人根據每個人的才幹,給了第一個僕人5個塔倫特(注:古羅馬貨幣單位),第二個僕人兩個塔倫特,第三個僕人1個塔倫特。

拿到五個塔倫特的僕人把它用於經商,並且賺到了五個塔倫特;同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