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村裡人直接出錢也太為難他們了,但是幹活可以。
高娥也剛好缺幹活的人,如此也算各取所需。
“咱家沒那麼多地吧?”陳克盤算了一下。
“我有。”高娥直接說。
陳克不解的看著高娥,他知道高娥有嫁妝,但即便如此能有多少?
“再說咱們還有一個磚瓦窯,如今磚瓦好賣,咱們窯上需要的人也多。”高娥分析。
陳克想想也是,磚瓦賣了也是錢,剛好可以抵束脩:“如此正好,我去找鄭叔商量一下。”
“你不用去。”高娥小聲說“鄭叔很快就會找你商量。”
陳克不確定的看著高娥,就聽到院子裡老三叫鄭叔坐,他一臉震驚,覺得自家娘子能掐會算。
鄭豐安來不單單是說學堂的事,這村集體一解散全都是事。
本來對村集體來說是一件事,可是放在每家都是一件事,人又少,全是麻煩。
高娥聽他們聊了一會兒抱著小五走到院子外面,看到杜維清在那裡站著。
高娥有些意外:“杜先生既然來了怎麼不進去?”
“這個位置好,我就看看下面的燈火。”杜維清背手看著下面。
而下面幾乎沒有燈火。
以前村民住在山洞裡,山洞裡有徹夜的火堆。
就算後來天熱在下面搭建窩棚住,也會點個火堆幾個人圍著火堆聊很久。
如今都住進新蓋的磚瓦房裡了,卻沒有了燈火。
“那杜先生看到了什麼?”高娥覺得有意思。
“需要開化。”杜維清很認真的說。
其實他一直在想高娥組建村集體這件事,他覺得高娥沒有錯,這樣的方式也沒有錯,但是民心還困在自己狹小的天地裡。
這個答案讓高娥很意外:“如此說來,先生覺得我沒錯?”
杜維清沒有回答這個問題,他也沒有確切的答案:“你昨天說今天再聊,聊什麼?”
他想昨天高娥沒有能力建書院,今天就有了嗎?
“我有地。”高娥笑著說。
“你們壩頭村一共沒多少地。”杜維清不在意。
“落雲村的千畝良田呢?”高娥看著杜維清。
杜維清愣了一下不確定的看著高娥:“你的?”
高娥點頭。
杜維清眼眸低垂了一下:“千畝良田的確不少,維持日常足夠,前期建書院估計要積累十年有餘。”
“加上百畝桑園。”高娥微微笑著。
這個杜維清也知道,他知道朝廷放開桑蠶不過是時間問題。
“如今還沒開始種桑樹,養蠶也要三年以後。”杜維清分析。
“還有百畝灘地。”高娥數起自己的家資。
杜維清聽的笑了:“你的灘地的確多,但是灘地幾乎沒有收益,就算是挖塘養魚在合縣這種地方,每年的收益也是定數。”
“如果不是養魚呢?”高娥問到。
杜維清想這種地方不養魚能幹嘛?
“就算養別的,週期也很長。”杜維清很確定。
這就是農耕,莊稼最起碼要等半年,豬雞最起碼一年為期,樹木更是十年,根本沒有捷徑。
“我還有一座山。”高娥看向鬼哭山的方向。
杜維清想高娥有的都是一些什麼東西:“山林的產出更低。”
“一座全是園林奇石的山。”高娥扭頭看向杜維清。
杜維清愣住。
想到了高娥買回來的那些書,突然想這個高氏到底有多少東西。
高娥看杜維清的表情,知道這件事可行了:“農耕的週期的確很長,但是貴的穩定,而且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