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新年,完顏瑾玉過的很愉快,慶朝的百姓們也同樣過的很愉快。
在經歷了一系列糟糕的事情後,再次看到糧食堆滿倉,甚至有了對未來更多的希望後,這個年,處處都是歡聲笑語。
新年過後,完顏瑾玉就再次投入了新一輪的忙碌,新年伊始,要做的事情很多,首當其衝的,就是對新政令的下達。
第一條,在所有官學中,追加了全新的術數課程,並且術數格外優異者,可參加科舉中單獨的術數考試,哪怕四書五經不夠好,術數足夠出眾,也同樣能為官。
第二條,全慶朝上下,展開人口普查,大到一州一郡,小到一村一戶,不能落下任何一個人,也不能錯記任何一個。
從慶都到各個州郡,由吏部和戶部共同抽調人手,對各個地方匯聚上來的人口情況做一個整理,其中,尤其要注意的是特別貧困的家庭,以及寡居和孤老家庭,而對十二歲以下無人照料的幼童,更是要著重標記,並且第一時間提供幫扶。
第三條,則是再開恩科,今年六月,將會再加一場科考,為朝廷選拔良臣。
第四條,本年度的農業賦稅減半徵收。
一連四條全新的政令,在開年後沒幾天,就傳遍了整個慶朝,女帝的政令下發後,會從慶都快馬加鞭的運送到各個州郡,然後由當地的官員張貼出來,昭告天下。
所以哪怕是袁州那般偏遠的地方,也沒等太久,就等到了女帝的新令。
一時間,上到朝廷官員,下到黎民百姓,都開始仔細研究女帝政令背後的意思了,尤其是第一條,這術數很多人並不陌生,可單獨將術數提出來,並且作為未來一條單獨的科考路徑,可太讓人匪夷所思了。
而與此同時,各地官學被派往慶都研學歸來的大儒們,已經開始按照之前學習的,準備起了第一次授課的用品。
這一次帝都之行,去的時候,他們帶著不屑,懷疑,而歸來的時候,他們只覺得自己曾經的眼光過於狹隘。
這些大儒們,真切的看到了戶部的官員用全新的術數方式記錄賬目,看到了那些快捷簡便的計算方式,也看到了術數在實際的工作中,對朝廷做出的巨大貢獻。
她們每一個,都是飽讀四書五經的,甚至有一些人,曾經都在殿試上取得過不錯的成績,她們因為各種不同的原因,放棄了朝堂,但文人的傲骨還在。
可這一次,她們卻真的被這所謂全新的術數折服了。
原來術數可以如此的簡便,術數在生活中的應用竟然如此廣泛,絕不只是單純的用來計算銀兩開銷,術數還有更多她們沒有想到過的用途。
對這第一條政令,百姓們並不是十分理解,畢竟術數是極為小眾的,原本在科舉中的佔比也很低,學女們也並非半點不通,可也大多隻通皮毛。
如今突然變成了備受女帝重視的存在,學女們一時都有些摸不著頭緒,倒是少數文墨不佳,但術數極好的學女欣喜若狂。
尤其是今年的恩科,就將有單獨的術數科舉,很多人都準備在官學好好的學習一番術數後,嘗試一下這條全新的路。
至於第二條人口普查的政令,則是女帝的仁政之舉了,其實在這個時代,人口普查並不算困難,畢竟這裡,每一家的戶籍文書,那都是相當重要的東西。
家家戶戶都有戶籍,只是,現在各家各戶的戶籍文書,都是非常簡略的,大概只記載了姓甚名誰,年齡性別,僅此而已。
一家到底幾口人,是不是寡夫,或者家庭情況到底如何,朝廷可沒那個心思去了解。
但這政令一出,就不一樣了,甚至慶都還發下了全新的戶籍文書,家家戶戶,必須整齊的登記在一個冊子上,冊子一共三份,百姓手裡一份,府衙手裡一份,運送到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