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國,2\/3的鋼材出口集中在韓國和東盟。世界主要鋼鐵生產區和鋼鐵消費區都相距很近。
所以澳洲作為地廣人稀的國家,鋼鐵消費能力很有限,即使發展出口,總產能也是很有限的,何況粗鋼的附加值有限。
因此即使賣鋼比賣鐵礦利潤高些,鋼材市場限制也不足以培育出大規模鋼鐵工業。而且同汽車一樣,鋼鐵製造業也是規模經濟,贏家通吃。
固然澳洲的單位投入品成本低,但中日韓的鋼鐵市場遠遠大於澳洲,隨著產量提高,澳洲鋼鐵的單位產出成本就不佔優勢了。
從本世紀起澳洲鋼鐵製造業和其他製造業衰退地格外厲害。大宗商品的超級週期使得澳元非常昂貴,且原材料的成本上升使得本來不那麼關鍵的人工成本對利潤率格外重要,恰恰澳洲的人力成本是世界最高之一。m
成本和價格兩邊擠得澳洲製造業瀕臨死亡。澳洲的經濟特點決定了澳洲製造業必然夭折。”
郭青著急的問道:“賈叔,那我們怎麼辦,已經投入700多萬澳元了,您可要給支支招。”
“這個事情好辦。”老賈很神棍的說道。“幾條腿同時走路,先繼續小規模的生產,培養工人,最佳化流程,從生產環節上減少成本;
評估一下從華夏進口鋼鐵是否合算,如果合適,從華夏進口鋼鐵,無論如何都要保證澳洲工廠的開工;
去華夏採購,在華夏成立一家生產工廠,從別的加工廠大量採購半成品進行出口,可以享受到出口退稅政策;申報的時候打個擦邊球,申報為鋼管和鋼絲。
由鋼鐵錠、鋼管或是鐵絲等原材料變成圍欄,是在澳洲加工組裝完成的,自然是澳洲商品,產地自然是澳洲。”
“為什麼一定要把產地變成澳洲?”郭青不懂就問。
“澳洲人認為澳洲本地生產的商品是最好的商品,你去超市採購的時候,仔細觀察一下,只要是澳洲本地生產的商品,在最明顯的位置,總能發現這樣的標語,偉大的澳洲製造!
有這些標制的商品,那怕價格稍高一些,銷量明顯會好上不少。外資收購澳洲的生產企業,一般都不會在澳洲高調宣傳,並儘量保有其獨立性。很多澳洲人引以為傲的品牌,實際擁有人大多都是外國人。”賈叔就喜歡給年青人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