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已經低到了六錢。
種糧的農戶幾乎哭死,這糧價交完了稅,他們連成本都收不回。
比農戶更慘的是那些小糧商和想趁機賺一筆的散戶。
他們之前大量收購糧食,就想等秋收後運去南疆,他們沒有大糧商大家族的權勢,所以聯合起來組了商隊,打算一起上路。
為了能多進一些糧食,他們和尚明遠一樣,為了能夠賺更多些,便借了錢買糧,他們細細算過,一來一回,還掉本息還能剩一些錢。
可現在糧價狂跌,別說賺錢,只怕把他們的家底都填進去也不夠還貸來的錢。
八錢,九錢買的糧,只在自家的庫房裡呆了一個月不到就虧了兩錢到三錢。
訊息一出,已經有人在自家樑上掛了白綾,要不是家人警醒,發現及時,只怕人就沒命了。
男主人一死,留下那麼大的債務給家人,他們能好到哪裡去?
但糧價並不因此就穩定下來,依然一天一個價,眼見著就要跌到五錢去。
就是策劃此事的大糧商們看到此勢頭都忍不住心驚,開始安排人闢謠。
但糧價已經降瘋,根本不是他們闢謠就能抑制住的。
直到刺史府貼出了告令,朝廷會出八錢購買糧食,農戶須拿戶籍和地契賣糧。
至於小糧商和那些散戶,周刺史已經帶人私下接觸他們,同樣由朝廷出錢與他們收購糧食。
不過和給農戶們的政策不一樣,農戶們是一手交糧,一手交錢。
這些人的糧卻是先賒欠,等糧食到了南疆再結算。
這樣一來,這些小糧商別說是賺錢,連本都保不住,好在虧損也不大,大家勒緊褲腰帶還能過。
總比之前傾家蕩產也還不上錢好。
不僅蘇州,整個江南都如此操作,孫槐以觀察使的身份下令,朝廷也派出監察御史,整個江南都動起來。
糧價很快平穩下來,在大糧商們反應過來要著手低價收購糧食時,糧價已經回漲到八錢,他們費盡心機創造出來的好時機就這樣轉迅即逝。
朝廷在江南的動作太大,訊息很快就傳到了南疆,不管是江南的百姓,還是南疆的,雙方都認定朝廷此舉就是為了援助南疆。
所以南疆的糧價很快就降了,從三十二錢開始往下降,很快就降到了十三錢。
南疆的百姓歡欣鼓舞,雖然這個糧價還是很高,卻降了兩倍還多。
南疆的反梁情緒瞬間低落,在他們自己都未察覺的時候內心深處對大梁有了一絲認可,對梁軍攻破都城的恨意不知不覺間減弱了。
畢竟於百姓來說,誰當皇帝不重要,重要的是誰能讓他們吃飽飯。
訊息的傳播畢竟比較快,等大糧商們著急忙慌的把糧食運到南疆,南疆的糧價已經慢慢開始下降。
而且朝廷從江南購買的大量糧食也同時到了南疆。
這批糧食相當於給南疆注入了活水,有二皇子保駕護航,很快將糧價平到了十錢,不少大糧商和大家族千辛萬苦地將糧食運到南疆,結果也就賺了個路費。
眾人心中嘔血,卻偏偏有苦說不出。
同時這些人還上了朝廷的黑名單,連陛下都在朝會上罵他們利慾薰心。
既失了利益,又在朝中丟了名譽,真可謂是得不償失。
反倒是早早把糧食運到南疆的尚明遠佔了個便宜。
他把糧食運到南疆時,江南的糧價鬧得正凶,見南疆的糧食還在漲,便想把糧食留在手裡壓一壓。
結果朝廷要大量收購糧食援助南疆的訊息傳來,他想也不想就將糧食出手了。
之後糧價還漲了一陣,趙管事還很惋惜,覺得他們再把糧食留一陣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