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3部分

老媽為何忽然問到這個事,不由得瞟了雲嵐一眼,卻見雲嵐在一邊好整以暇地品著果汁,似乎根本沒聽他們母子二人對話一般。

寧婉婷道:“那些研究,為娘也有些瞭解,有些東西,還是不太適合在淮安做的。”

雲錚立即明白老**意思,眼珠一轉,笑了起來:“正巧,兒子原本便打算待父帥去洛陽履新之後,便將淮安的研究人員一併撤到燕京來的,既然孃親也有這樣的意思,那就更好辦了。其實兒子有一個設想,就是在燕京建立一個科學院,專門招攬這些對於各類格物有著一技之長的人才,讓他們負責創新發明以及改善一些已有的工具器械,只是我大魏開口閉口不離孔孟,一提到這些就拿奇技**巧來說事,好像他們平日裡所穿所用就不是這些奇技**巧做出來的一樣,倒是很讓人惱火。”

雲錚關於搞科學院的想法可不是一朝一夕冒出來的,他知道中國儒家文化對於統治階級的好處,但也知道數百上千年的封建**壓制了科技創新的熱情。在前世的歷史中,其具體的表現有這樣幾點:

一是閉關自守,固步自封。面對西方科學啟蒙思潮和工業革命浪潮的衝擊,中國固步自封,把工業革命成果拒之門外,沉湎於傳統落後的東方文明和農本經濟,偏安一隅,閉關自守,拒絕與西方國家交往,主動放棄海上遠洋活動,這種奇怪的現象一直持續了幾百年,直到把一個繁榮富強的世界強國推入封建半封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深淵。

二是重文輕理,八股取仕。封建統治階層重農抑商、重文輕技、八股取仕、閉關鎖國、文化**,鼓勵柔弱和溫順,反對冒險和暴力,強調“學而優則仕”,提倡透過多讀書來做大官。

三是“重政務、輕自然、斥技藝”。從民族文化傳統和思維觀念上來看,西方人崇尚武學、重視技術、喜歡挑戰和發明創造。中國傳統文化主張禮讓、謙卑、求和、忍辱負重,認為“形而上為道,形而下為器”。統治階級“重政務、輕自然、斥技藝”,認為科學發明和技術創新是“奇技**巧”,從事科技的人只能列為“方技”之列,科技處於十分低下的地位。尤其使中**事文化出現了重道、重謀而不重器、不重技的怪異規律。“學而優則仕”,“半部論語治天下”,只要把四書五經八股文背熟了,就能當官,走入仕途,就能夠制人;而一旦落魄到“技”的地位,就只能受制於人。

四是重道輕器,以巧補拙。當科技和裝備淪落到世界二流或三流水平之後,當器不如人、技不如人、兇器不兇、利器不利的時候,又**重新回到“道”上找出路,企圖以謀制勝、以巧補拙,以藝制人,透過戰法創新、理論創新和各種花花點子來制敵於死地。這種重道輕器的傳統思維邏輯往往會偏離正確方向,在人與武器的關係中把人的作用提升到完全能夠取代裝備、抵消武器作用的地步,最終距離科學精神越來越遠。西方重器也重道,但器為首要,道為次要,兩者相輔相成,互為一體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鑑。

雲錚覺得正是這四點造成一個這樣的結局:中國雖然有技術創新卻沒有科學發現。中國雖然歷史上也曾經出現過一些創新的思想火花,雖然也有過包括四大發明在內的一些發明創造,但由於多是技藝和技巧層面的發明,缺乏理**思維和規律的把握,所以缺乏指導價值和推廣前景。因此,西方科學家多重科學理念,認為技術僅僅是實現科學構想的一種技巧和手段。

雲錚當初就特別注意到一個現象,中央電視臺引進了一些西方國家的電視節目,很多也是娛樂**節目,但是仔細一看,人家的娛樂**節目是讓觀眾參與其中的科學實驗節目,透過大量的科學實驗,讓觀眾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科學常識,青少年如果經常觀看這樣的節目,就會產生科技創新的萌動和聯想。而我們的電視節目很多都是*樂呵,臭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