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節鼓,月落歌扇,這些句子彷彿不是寫出來,而是從鋼琴鍵子上彈出來的,一個個音符節韻都伶俐脆落,粒粒清圓。

然而也就是因為寫得太順了,又因是連載,趕得太急,疏於推敲,也就有了許多硬傷,其中陳腔濫調是最大的弊病。比如《連環套》裡霓喜侍候雅赫雅洗腳一段,問了句:“今兒個直忙到上燈?”雅赫雅道:“還說呢!……”完全是賈璉向王熙鳳抱怨她兄弟王仁的口吻;說著說著吵起來,雅赫雅“水淋淋的就出了盆,趕著霓喜踢了幾腳”,又成呆霸王追打香菱了——身份原也有幾分像,都是買來的妾;霓喜哭鬧著,跳腳撒潑,冷笑道:“我索性都替你說了罷:賊奴才小婦,才來時節,少吃沒穿的……”倒又轉入《*》的調調兒了。

張愛玲顯然是對《紅樓夢》和《*》都熟爛得太過,隨手拈來,順流而下,簡直避都避不開。胡蘭成在這前後有兩篇短文討論讀書感想,說“看《紅樓夢》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近來忽又翻了一遍,覺得有些話說”;“這兩天閒來無事,我又看了一遍《*》”——為什麼會忽然想要重讀呢,八成是因為和張愛玲常常談論,又多半敵不過張的嫻熟,遂發憤圖強,欲“溫故而知新”吧。而隨著他的重看,張愛玲想必也跟著溫習了一遍,即便不會完整地再看一遍,討論之際也少不得找出幾段精彩的來重新誦讀。浸淫其中,便不經意地流淌在文字中,作就了《連環套》的“紅樓遺風”。(《創世紀》是隔了一年才寫的,這風氣已經洗去許多,卻也腰斬了,我以為原因大抵是“影射”之故,該不是《紅樓夢》惹的禍。)。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九章 與子相悅(6)

重複前人是鬱悶的,寫上兩三萬字過過癮還可以,久了便覺茫然;然而《紅樓夢》那樣的語言風格分明又不能用來寫短篇,註定了是要長篇大論,寫一部《隋唐演義》那樣的鉅著來的。《連環套》可說是當年未盡興的《摩登紅樓夢》的再一次嘗試,卻也像“話說隋末唐初時候”的有始無終了。

這當然會使買方,也就是《永珍》老闆平襟亞十分不滿,非但在報紙上撰文影射,而且公開登報,在《海報》上寫了篇《一千元的灰鈿》,說張愛玲虧欠了她一千元稿費。張愛玲於是去信辯白,後來又寫了篇《不得不說的話》寄給《語林》的錢公俠,而錢又讓平襟亞再寫了一篇《一千元的經過》,在報上同時發出,現各引一段——

張愛玲:“三十二年(1943年)十一月底,秋翁先生當面交給我一張兩千元的支票,作為下年正月份二月份的稿費。我說:‘講好了每月一千元,還是每月拿罷,不然寅年吃卯年糧,使我很擔心。’於是他收回那張支票,另開了一張一千元的支票給我。但是不知為什麼賬簿卻記下的還是兩千元。……平常在報紙上發現與我有關的記載,沒有根據的,我從來不加以辯白,但是這件事我認為有辯白的必要,因為有關我的職業道德。我不願我與讀者之間有任何誤會,所以不得不把這不愉快的故事重述一遍。”

平襟亞:“當時曾蒐集到張小姐每次取款證據(收條與回單),匯粘一冊,曾經專函請其親自或派人來社查驗,一一是否均為親筆,數額是否相符。乃歷久未蒙張小姐前來察看,迄今置之不問。物證尚在,還希張小姐前來查驗,倘有誣陷張小姐處,願受法律裁製,並刊登各大報廣告不論若干次向張小姐道歉。……尤以最後一次——五月八日深晚,張小姐本人敲門向店夥親手預支一千元,自動書一收據交由店夥為憑(現存本社)。自此次預支之後,竟未獲其隻字。故就事實言,迄今仍欠本社國幣一千元。”

單就這兩篇文章而言,各執一詞,莫衷一是,因而這件事枉打了許久的筆墨官司,到現在也沒有定論,也不可能會有什麼定論。但我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