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於根治懸河,根治泥沙。目前全國各地普遍實行的綠化山河,保護植被,其意義之一就是減少水土流失,減少河流的含沙量。這是事物的普遍性。普遍性中還有特殊性。拿黃河來說,它的泥沙源究竟在哪裡?這些泥沙為什麼會淤積河道而抬高河床?怎樣才能讓這些泥沙全部排出河口?
最早從理論上解答這些問題的是泥沙專家、清華大學錢寧教授。
錢寧教授1922年生於南京,25歲赴美就學於衣阿華大學水利系,26歲獲加州大學獎學金,改學泥沙專業,29歲獲加州大學博士學位,他的博士論文《推移質平衡輸沙率的研究》既具理論價值,亦具河流輸沙的指導意義,因此,他被留校任工程研究所助理研究工程師、副研究工程師,主要從事泥沙研究工作。他於1955年返回祖國。
中華大地的江河為他提供了泥沙研究的用武之地:永定河的遊移河道,錢塘江的滾滾大潮,長江流量的大起大落,黃河懸天的奇特姿態,皆磁石般地吸引著他去探討、去研究那些前人從未解決的一系列泥沙問題,從而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在此過程中,他繼承和發展了愛因斯坦泥沙運動力學理論體系,倡導了高含沙水流運動機理的研究,為我國的河流動力學與地貌學結合及河床演變理論探討,起到了開拓性作用。他的代表作《泥沙運動力學》、《河床演變學》,對中國河流的泥沙治理,有著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1959年,人們在黃河花園口灘地施工中挖掘出一座唐墓,錢寧教授在黃河委員會業內同仁的陪同下來實地考察,僅從挖出的基坑立面上,就清楚地看到唐代以後各歷史時期淤積下來的泥沙,這部分泥沙要比黃河河床床面上的泥沙粗得多。
這一現象引起他的極大注意。回到鄭州後,他就設法廣泛蒐集各段河床的鑽孔資料,發現淤積河床深處的泥沙都比表面泥沙粗,顆粒大都大於0.05毫米,從此以後,業內人士皆稱之為粗泥沙。按照當時的水文資料統計,這樣的粗泥沙來量為3億至4億噸,佔黃河下游總沙量的1/5。黃河之所以成為懸河,罪魁禍首就是這樣的粗泥沙。
這些粗泥沙能夠日積月累地淤積於河床,說明黃河的流速流量達不到致使粗泥沙入海的推動力量。也就是說,黃河成為懸河的根本原因,不是因為它的流量太大,恰恰相反,因為它的流量太小。尤其是汛期一過,來水量明顯減少,河水流速太慢,衝沙力度小,所以,大量的粗泥沙抬高了河床。錢寧教授這一重要發現,對於認識黃河和治理黃河產生了重大的突破和飛躍。
增加黃河的流量而加大沖沙力度,這是錢寧教授的一大願望。究竟如何增加黃河流量,這在當時是件想也不敢想的事情。但有個問題是必須儘快解決的:這些粗泥沙究竟源出何處?
1965年,水利部組織了一個專家組,去鄭州協助黃河水利委員會制定治黃規劃,錢寧教授為其中的資料組負責人。藉此良機,他與其他專家一道,並動員了南京大學地理系20多位師生,去黃河中游各地,調查地表物質的組成。那時沒有專車可供使用,他們得乘公共汽車到縣城,再靠兩條腿去調查點實地勘察。這次調研中,錢寧教授帶著幾位青年,首先去延安考察延水,再到綏德看無定河和大理河,然後北上,去榆林調查榆溪河。再其後,靖邊的蘆河和舊城水庫,寧夏的清水河,陝甘地區的涇河、渭河,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
終結中華河禍史(6)
在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後,他們透過三門峽水庫建庫19年內黃河下游103次洪峰所造成泥沙淤積的分析,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在黃土高原43萬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區中,有80%的粗泥沙來自一片10萬平方公里的區域,這其中5萬平方公里的產沙量就佔粗泥沙來量的50%,這5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