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人眼中,僅僅這三個字,就看出王羲之的水平如何,三個字跡之中,充滿了一種平和簡靜之意,彷彿能夠直入人的心靈深處。
陳逸認真的看著王羲之的書寫,不僅僅觀看字跡,最為重要是感悟其筆法和氣息。
透過臨摹術,他感悟到的東西雖然很多,但是絕不如現場觀看王羲之的書寫,來得更加強烈。
不僅僅是字跡,王羲之的動作,都能給人一種平和之意,舉手投足之間,散發著那種讓人平和的氣息。
除了平和之外,還有著一種飄逸蕭散,這正是王羲之的本性,不願身在官場中,只緣身在大好河山的風光之中。
而旁邊的眾人,都是屏住了呼吸,眼睛不眨一下的觀看著王羲之的書寫,能夠見到東晉最具名氣的書法名家親自書寫,這可是一種可遇而不可求的機會。
在王羲之身後的秋月道長,感受到了王羲之在書寫時,所散發出來的平和之氣,面上不由露出了一抹讚歎,王氏一族,信奉道教,黃老學說,從王羲之身上所散發的氣息來看,其對於道法的理解,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他轉過頭看了看陳逸,卻發現這個年輕人面上也是帶著一種平和之意,認真的觀看著王羲之的書寫,他面上不由露出了一股羨慕之色,這年輕人恐怕是在觀看的過程中,悟通了什麼道理。
隨著時間的推移,王羲之運筆如神,一千餘字的黃庭經,在絹上不斷浮現了出來,直到寫完了最後一個字,他中間連休息一下都沒有。
如果是一千餘字的草書或者是行書,那或許並不費多少力氣,可是現在卻是需要筆畫工整的小楷,一氣呵成,這絕對是書**力強大的表現。
這最後一行字,則正是此書法所書寫的日期和地點,永和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山陰縣寫。
寫完了這最後一個字,王羲之收筆而立,看了看這幅書法,滿意的點了點頭,“書法已然書寫完成,陳小兄弟,你看這幅黃庭經如何。”
聽到王羲之的話語,沉浸於書法中的眾人頓時回過神來,那些世家公子的面上更是露出了異色,這幅書法,真的是王羲之為這年輕人所書寫的。
陳逸也是緩緩從書法中脫離出來,面上帶著濃濃的感慨,經過這王羲之一千餘字黃庭經的感悟,他對於小楷的理解,又加深了一些,哪怕他的臨摹術再強大,也沒有現場觀看,對於書法的瞭解更深。
“先生這一幅小楷黃庭經,精妙絕倫,用筆圓渾,中段豐實,體熱平正中寓有姿態,而且去古未遠,在用點之上,尚保持著漢魏質樸之遺意,在結構之上卻能各盡字的自然之態,顯得不激不勵,風規自遠,沒有絲毫的習氣。”
陳逸將自己對於黃庭經書法的研究,慢慢的說了出來,對於王羲之的小楷,他研究了數年,已然做到了然於心,“整體而言,這一幅書法表現出了一種平和簡靜,飄逸蕭散的書風,與道法自然相互結合,正是與先生超然於塵表之外的性格相符。”
聽到了陳逸的話語,旁邊的幾位世家公子面上露出了震驚之色,他們本來以為陳逸說不出什麼所以然來,可是沒想到,陳逸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便能將此書法的特點說了出來,甚至比他們所想的更加詳細,更加的具體。
王羲之的面上也是露出了一抹訝色,作為書法的作者,他對於這幅書法是最為了解的,而陳逸剛才話語中所說的內容,和書法十分的貼切,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陳小兄弟說的極好,看來對於書法之道,研究頗深,對於我本人,也是非常瞭解啊。”王羲之笑著說道。
“之前就已然說過,久聞先生大名,今日得見,三生有幸。”陳逸笑著朝王羲之拱了拱手。
王羲之點頭一笑,指著這書法說道:“好,陳小兄弟,現在這幅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