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細化評判標準與指南
籌備委員會進一步細化了環保性評判標準和指南,減少評判的主觀性。對於每個評判維度,都制定了詳細的評判細則。例如,在植物材料選擇方面,列出了本地原生植物清單和明確的入侵植物黑名單,同時規定了非本地植物的使用限制和評估條件。在水資源利用方面,詳細規定了不同灌溉方式的評分標準,根據灌溉效率、節水效果等因素進行量化評分。對於其他環保措施,如病蟲害防治和能源利用等,也都制定了類似的細化標準,使評委們在評判時有據可依。
(二)增加評委培訓與溝通
加強對評委的培訓和評委之間的溝通也是解決爭議的重要措施。在比賽前,籌備委員會再次組織評委培訓,重點講解細化後的評判標準和指南,透過實際案例分析讓評委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同時,建立評委溝通機制,在評判過程中如果出現爭議問題,評委們可以及時進行討論和溝通。透過分享各自的觀點和依據,尋求共識,避免因個人理解差異而導致的評判不一致問題。
(三)引入長期評估機制(部分)
考慮到園藝作品環保效果的長期評估問題,籌備委員會決定引入部分長期評估機制。在比賽結束後的一定時間內,對獲獎的園藝作品進行跟蹤觀察,記錄其長期的環保表現。雖然這種長期評估不能完全涵蓋所有參賽作品,但對於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獲獎作品進行評估,可以為今後的比賽評判提供參考,同時也能鼓勵參賽者在設計園藝作品時更加註重長期可持續發展。
八、園藝大賽後的環保傳承與發展展望
園藝大賽結束後,對園藝作品環保性的考量並沒有結束,而是成為了家族園藝文化傳承和發展的重要方向。
(一)建立環保園藝知識庫與交流平臺
家族決定建立一個環保園藝知識庫,將在大賽籌備過程中收集到的環保園藝知識、技術資料、參賽作品案例等進行整理和儲存,方便家族成員隨時查閱和學習。同時,搭建一個家族內部的環保園藝交流平臺,無論是在大賽中還是在日常園藝活動中,家族成員可以在平臺上分享自己的經驗、心得和遇到的問題,互相交流和學習。透過這個知識庫和交流平臺,讓環保園藝知識在家族中不斷傳承和發展。
(二)持續推廣環保園藝實踐
在家族莊園的日常園藝管理中,持續推廣環保園藝實踐。將環保標準和技術應用到整個莊園的花園、綠地建設和維護中,形成一個環保園藝的示範區域。鼓勵家族成員在自己的家庭園藝中也積極採用環保方法,定期組織家庭園藝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