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國安的麻煩,方國安肯定也不敢輕易離開南昌府找刑天軍的麻煩,而浙江繁華,打下浙江的話,南直隸便基本上底定,到那個時候回師攻打南昌府也不算遲。
而且南昌府的細作也傳回訊息,說刑天軍在拿下南京之後,南昌府那邊的方國安所部便已經自亂了陣腳,方國安麾下兵將都十分悲觀,認為下一步刑天軍就要攻打南昌府,於是大批官兵便立即當了逃兵,使得方國安這段時間為此事忙的焦頭爛額,而且因為他的大軍駐守南昌府,對於江西的財政壓力非常大,江西布政使司已經拿不出足夠的糧餉給方國安,以至於官軍上下更是怨聲載道,方國安眼下已經產生出了要棄守南昌府,南下到贛州一帶,避開刑天軍的兵鋒。
有了這份情報的支援,方國安所部也就不成了什麼值得擔心的問題,於是肖天健和李信便將主要兵力放在了對浙江的進攻方向上。
扭過頭肖天健便繼續要和諸臣商議有關立國的事情,諸臣陳請肖天健入住到南京城內的皇宮之中,牛金星並且提議對南京皇宮進行一次修繕,肖天健對於入住皇宮這件事倒是沒有什麼意見,但是卻一口回絕了牛金星提出的修繕皇宮的提議,這會兒他有錢也不能這麼浪費呀!更何況南京城中的皇宮已經相當的規模宏大了,雖然被廢用多年,但是大明一直留有宦官照料,倒是也沒有太過殘破,這一戰皇宮雖然多處受損,只需簡單修整一下,即可使用。
而且肖天健認為,他妻妾不多,也不需要太大的地方住,現如今三個妻妾都在洛陽,因為臨近範雨桐和蝶兒都臨近生產,不已長途勞累,眼下需要在洛陽待產,待到產後孩子滿月才能前來南京城,所以暫時根本不需要講什麼排場,現在就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去做這件事。
牛金星又碰了一鼻子灰,於是悻悻然只得聽令,倒是諸臣都認為肖天健有明君之像,知道體恤百姓,處處對自己都很是節省,今後立國肯定會成為一代明君,而他們這些從龍之人,今後只要好好幹,也能成就一番事業,起碼流芳千古是沒有問題的,於是都很是高興。
於是這件事也就這麼放下了,但是肖天健又提出一件事,那就是從他這裡,廢除掉太監製度,從此之後,他決不允許再對人閹割入宮充作太監,而眼下南京城中,有不少留守太監,這些人也盡數遣散,不許再留在皇宮之中。
這件事又是在諸臣之中引起了一片譁然,有人認為這麼做實在是不可理解,皇帝哪兒有不用太監伺候的?如果今後宮中留的男人都帶把的話,豈不是一不小心,就會**宮闈嗎?
對於這一點諸臣的擔心,肖天健朗然一笑道:“我肖某又非昏君,要那麼多老婆作甚?現如今我已經有了三個妻妾,已經足矣,太多老婆反倒太累!難不成爾等認為我肖某還管不住自己的老婆不成?這件事是我的私事,爾等不必過問,管天管地爾等豈能管到我的家中?用不用宦官,肖某自有自己的打算,又用得著對你們交代?”
倒是這件決定,讓部分諸臣很是高興,歷代都沒少出現宦官當權,禍亂朝政的事情,大明一朝更是登峰造極,整個大明歷史上出現了多少把持朝政的太監,遠的不說,只說十幾年前的魏忠賢一個人就足夠了,現在肖天健廢止太監製度,無疑對他們這些文武是一個很好的事情,省的他們文臣武將今後都要看宦官的臉色辦事了,對他們來說也少了一大掣肘,他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於是宦官這件事也就這麼定了下來,接著眾人便開始商量國號的事情,在中國歷史上的歷朝歷代都有自己的國號,先期多是因為封地或者封號延續下來的,比如說宋代之前的基本上都是這種方式選立的國號,只有元朝是採用了《易經》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
大明國號則是因為朱元璋信奉白蓮教,白蓮教宣稱“黑暗即將過去,光明將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