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握有兵,他們就能東山再起,而兩人麾下的八路諸侯,可謂是各懷鬼胎,但大致卻可以分成三類,破國亡家的諸侯,這些諸侯主城被破,疆域被佔,但卻帶著兵馬逃了出來,這類諸侯手上的兵馬死一個少一個,加上沒了地盤。糧草後勤一切都要看人眼色,如果自己的實力弱了,就要面臨被其他人吞併的下場,所以這類諸侯很敏感,總之是凡事以儲存實力為主。當縮頭烏龜,沒好處的事情免談。有好處的時候爭著上。
第二類諸侯就是雖然面臨著大夏巨大的威脅,但國家仍在的諸侯,因為唇亡齒寒的道路才出兵的。而這一類諸侯想的是什麼,打可以,但他們是來幫忙的,那麼好吧,糧食,插重什麼的總的有人出吧,而且打仗總不能讓他們當炮灰吧。他們只是友情幫忙,來是給你面子,不來那是本份,這類諸侯兵就好似是大爺,炮灰你來,撿漏我來。
而第三類就是泰中國了,泰中國的心思是最複雜的,兵敗的諸侯沒了地盤。吃的喝的都是我的,讓你們出出力。幫著扛一扛是應該的吧,而那些後方的諸侯呢,我在前面給你擋槍口,你們出兵幫助我是應該的。因為幫我就等於幫你們自己。所以這糧食,輻重你們得拿出來點 吧。三夥人三種心思,諸侯之間根本就不可能齊心,誰都不想自己去面對大夏的兵鋒。但誰都不願意去撕毀臉皮,畢竟大夏勢大,聯盟是正經。
總之這些諸侯很矛盾,而墨門在聯軍中扮演了什麼主角呢?指揮弟的老大,墨門雖然在山東影響力頗大,各路諸侯都要給墨門一些面子。但也僅限如此了,否則墨門真有那麼大的力量,山東東部的混亂早就結束了,諸侯們在乎的是自己的利益。還有墨門能不能給自己帶來好處。
之前百路諸侯聯軍在跟大夏碰撞時因為諸侯各自為政,所以落了一個慘敗的下場,死傷無數,這一潰就是十餘國諸侯從此消失,如果不是大夏的三光政策,劫掠地方人口,財物,牲畜等等給他們一些喘息之機。怕是這一路不且戈漢出多這才能停下,墨門的出現讓驚魂未定的諸隙附楷引了一個最好的保護傘,救命的稻草,於是死死的抓住不放,百路諸侯啊!這些諸侯哪一個不是窮兵默武,能養的起兩個兵,絕對不會去養一個兵。亂世,兵馬才是王道,山東只要是帶著把的,能拿的動兵器的基本上都是當兵的,百路諸侯,加起來兵馬少說也有兩百多萬。
一場大戰,潰了,損失了幾十萬。滅了十幾二十餘國,不過損失這些不算多,根本還在,但如果一直潰下去,那麼早晚連根都沒了,大夏的三光政策太厲害了,百姓全都從海佔運走。沒了人口他們從哪裡招兵。從哪裡弄糧,又統治誰去,而這些諸侯之間,只要是 鄰的鄰居,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每日琢磨的都是怎麼沒了你,吞了你,雖然迫於無奈聯合起來抗擊外人,但內部能有一個服眾的才怪,於是墨門自己送上門來,他們自然將墨門頂了出去。
但將墨門頂了出去後,墨門將諸侯們編成了五萬一方,設立一個統帥。這個跟諸侯利溢沒啥關係,反正也不奪他們的兵權,他們還是自個兵馬的擁有者,只不過上面多出一個指手畫腳的,恩,是指揮的,一番折騰下來,百路諸侯總算是整合起來了。握成一個拳頭了,佈置了一條防線,擋住了大夏的兵鋒,但這個時候問題又來了,雖然名義上大家要聽新統帥的,但是打仗是要死人的,是要消耗糧草的,是要損耗物資的。山東又不比其他地方。地方上除了城鎮邊上能有點田地外,遠一點的就是荒野一片了,一個地方聚集十幾萬兵馬,糧食怎麼解決,兵器怎麼解決。打起來,誰在先,誰在後,這些都是麻煩,雖然他們聽從墨門的指揮。但不意味著你讓我上去送死我就會去,墨門的命令也要視情況而定,到底是執行還是不執行。
墨門的弟子確實都是數一數二的將領。都有大才的,但是有才也得有地方揮不是,整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