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4月30日,汪精衛在湖南發表《抗戰建國同時進行》之演講,稱:日本帝國主義企圖“以華制華”,那是絕對做不到的,“只有不成材料幾個最無賴的人,才肯做傀儡。”然而時隔短短八個月,亦即1938年12月,恰恰就是這個汪精衛,突然逃離重慶,而後歷經昆明、河內、上海到達南京,成立傀儡政府,公開叛國投敵,當了第一號大漢奸,成了“不成材料最無賴的人”。這真是絕妙的諷刺! 汪精衛(wɑnɡ jinɡwei,1883—1944)名兆銘,字季新,號精衛。中國廣東番禺人。其父為清朝小吏。汪精衛幼讀私塾,以圖功名。然13歲喪母,翌年喪父,隨其長兄客居粵北樂昌。1904年期間,他接受了西方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傾向於以反滿為核心的民族觀念和民權思想,並於1905年加入中國同盟會,深得孫中山先生賞識,擔任同盟會三大部之一的評議部部長。 1910年初,汪精衛與黃樹中、羅世勳等入京謀刺清攝政王,事敗被捕。清朝統治者的攻心軟化,使汪精衛意志消磨,豪氣掃盡。 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清王朝迫於形勢,於11月6日釋放汪精衛。這時的汪精衛在國人心目中幾成革命先驅。此後,汪曾一度為袁世凱所利用,在南北議和中主張革命派讓權。袁世凱竊國以後,汪精衛攜新婚妻子陳璧君去法國。對國內之事,表示“不欲問鼎”。1920年10月,汪精衛奉孫中山之召,從歐洲回國,又開始活躍在國內政治舞臺。1923年,孫中山決定改組國民黨,實行聯俄聯共,1924年1月,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汪精衛當選為中國國民黨第一屆中央執行委員。年底,跟隨孫中山北上。孫中山在北京逝世時,他隨侍在側,併為孫中山草擬遺囑。 孫中山先生逝世後,汪精衛以孫中山的繼承人自居,不擇手段地攬權奪位,成為國民黨的重要領袖。由於他能言善辯,善於偽裝,平時極力表示左傾,一時被奉為國民黨“左派”領袖。1925年7月,廣州國民政府改組,汪精衛出任國民政府主席兼軍事委員會主席,旋又兼任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主席,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1926年3月20日,蔣介石製造中山艦事件,向共產黨進攻,以“左派”自居的汪精衛的權力受到削弱。5月,根據國民黨中央決定,汪精衛被迫辭職流亡法國。 1927年,蔣介石在上海製造四一二政變前夕,蔣介石拋棄孫中山三大政策。由於共產黨和國民黨左派對汪精衛假“左派”面目缺乏認識,武漢國民政府籲請汪精衛回國。4月1日,汪精衛回到上海,先與蔣介石晤談,後與陳獨秀商談國共關係問題,並於4月5日發表《汪精衛、陳獨秀聯合宣言》,為蔣介石的反革命陰謀辯解,麻痺革命群眾。4月10日汪精衛抵達武漢,出任武漢國民政府主席和國民黨中央常委會主席。他極力把自己的反革命面目偽裝起來,暗地裡卻策劃著反共陰謀。7月15日,汪精衛公開實行“分共”,製造了七一五反革命血腥大屠殺事件。 然而,在國民黨內部激烈的傾軋中,蔣介石集團控制了南京中央政權,汪精衛集團一無所獲。醉心權位的汪精衛不甘罷休,一度充當反蔣主角。九一八事變以後,在“共紓國難”的幌子下,蔣、汪杯酒言歡,再次“合作”。1932年1月,汪精衛出任行政院院長兼內政部部長,並擔任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主席,而後又兼任外交部部長,主持政務,應付對日外交。此後,汪精衛對內贊成蔣介石“全力剿共”,對外推行媚日外交。一•;二八上海抗戰爆發後,汪精衛批准簽訂喪權辱國的《上海停戰協定》。1933年5月,汪精衛支援簽訂《塘沽協定》,1935年又和蔣介石批准《何梅協定》、《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