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就是在那裡活的好好地,他們能住,咱們漢人憑啥就不能住。
屯田軍尚在組建之中,元封先率領兩萬五千精銳渡江北上,這兩萬五千人馬都是精挑細選的精兵強將,一路從陝西打過來的強兵,幾十個步兵都能結陣對付蒙古騎兵,排隊斃的戰鬥是充當排頭兵的角色。
打仗的時候,一千精兵往往比一萬烏合之眾要有用的多,打仗人多除了膽氣更壯之外沒啥好處,只是白白浪費軍糧,增加後勤負擔,潰敗的時候造成更多的損失而已。
所以元封奉行精兵政策,這兩萬五千人馬行軍度奇快,不出五日便抵達徐州,稍作休整補充,繼續前行,過濟南,進入山東半島,剿滅周軍殘部。
二皇子張承坤此時已經在登州盤踞了好長一段時間,趁著蒙古軍和漢軍交戰的空擋,他休養生息,秣馬厲兵,招募當地士卒,運送私鹽到內地販賣,兵荒馬亂之際,私鹽銷路甚好,二皇子很是賺了一筆,加上他是貨真價實的燕王,皇子,兼有從蒙古人鐵蹄下保全登萊子民的恩德,所以當地士紳百姓也都心悅誠服,短短一年來,已經比當初壯大了不少。
囤積了糧食,製造了兵器,招募了大量素質優良的山東新兵,二皇子的底氣更足了,天下大亂,正是英雄輩出的時候,誰笑到最後,誰才笑的最好,別看漢軍現在牛皮哄哄,但他們最強的騎兵都在漠北跟蒙古人捉迷藏,二皇子從山東出兵,攔腰截斷補給通路,振臂一揮,燕京河北一帶的子民無不響應,到時候自然勝券在握。
漢軍行進在青州一帶的山路上,由於地形特殊,兩翼的掩護騎兵完全施展不開,只好和大隊混在一起,隊形蜿蜒,宛如長蛇。
山間密林,張承坤撥開枯枝,用千里鏡望著遠處走來的漢軍,笑道:“所謂驕兵必敗,一點也不假,你們看,漢軍竟然連斥候都不派出。”
旁邊的人點頭表示贊同,然後說了幾句話,張承坤除了末尾那聲思密達,其他的一概沒聽懂,通事翻譯到:“樸將軍說,高麗軍願打頭陣,請王爺應允。”
張承坤笑道:“樸將軍悍勇,孤甚是滿意,就由你們打頭陣好了。”
命令出,密林中一群穿著五彩軍服,戴著奇怪小斗笠,手持三股鋼叉的高麗兵低低的出一聲歡呼。
登6一起看正版武林帝國周軍選擇打伏擊的地域非常巧妙,兩邊山頭高聳,中間是一條狹窄的通道,屆時兩頭一堵,便可以盡情的殺戮,下面人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有,所以二皇子的信心滿滿。就等著火燒漢軍,大震軍威了。
可是漢軍竟然不進圈套,隔著老遠就停下了,不知道在等什麼,這邊伏兵已經將滾木礌石,弓弩火準備好了,眼瞅著獵物不上鉤,一個個心裡急得像貓抓一樣。
令他們萬沒想到的是,漢軍居然將輕型的行營炮從騾子背上抬了下來,裝上炮架,裝填了炮彈,徑直衝著山上打過來!
行營炮雖然輕,但是對付這種軟目標還是很有威力的,灼熱的炮彈射進冬天的樹林,乾枯的樹枝立刻被引燃,燒起了熊熊大火,被大火燒到計程車兵哇哇大叫,從山頂栽了下來。
“糟了,被他們現了!”張承坤大失所望,埋伏失去了意義,奇襲變成了強攻,勝算大降。
他們哪裡知道,漢軍根本就沒現伏兵,只是根據漢軍的步兵操典規定,遇到這種適合設伏的地點,就要火力試探而已,沒想到幾炮下去,真把伏兵給逼出來了。
一場遭遇戰就此打響,負責打頭陣的高麗兵揮舞著三股叉英勇無比的衝了過去,按照他們的預想,在如此居高臨下雷霆萬鈞的攻勢下,任何軍隊都會潰敗逃散,但是他們卻沒有想到,對面的軍隊中每一名士兵都是身經百戰,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好漢,這種場面在他們看來,簡直就是過家家。
漢軍從容的射擊,裝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