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大洪沒去多久就帶了一個人過來。
這人看著四十多歲的年紀,面板黝黑、身材瘦高、四肢修長,手指和腳趾較常人寬大,類似於蒲扇的形狀。
葉無唯打量了一下:這是典型的在海上討生活的漁民樣貌。
“公子,聽說你想租船出海?”
沒想到這個漁民的中原話說得還不錯,至少算順暢。
“是,我想找經驗最豐富的船家、想租最好的海船。”
“我的船在我們漁村是最好的、我的行船經驗也很豐富。只是不知道公子想到海上做什麼?”
“我聽說海上看日出特別漂亮,因此想租船出海看日出。”
“如果公子只是想出海看日出那我可以帶公子出海,但不能在海上過夜,只能早早出發。”
“如果看完日出我還想在海上行駛,可以嗎?”
“近海岸三十里範圍可以,但再遠處我就不敢去了。”
“再遠的海上你沒去過嗎?”
“是,我們平日捕魚都在海岸三十里範圍內,主要是我們的船不敢往深海航行。”
“你們漁村的人都沒去過更遠的海上嗎?”
漁民有些躊躇。
葉無唯也不急著問,丟給漁民一根金條:
“你現在就帶我們去海上轉一圈,明日清早再帶我們去另一個方向看日出。”
漁民接過金條的手有些發抖:他這輩子從來沒見過這麼大一根金條。
“公子請隨我來。”
漁民的船是葉無唯曾經在史料上見過的最常見的漁船,不過這艘漁船有點大、能容納二十幾個人。
這樣的漁船的確不能去往深海。
也不知道祁朝最厲害的船隻是什麼樣子的?
想來也沒多厲害,否則祁朝不會連海軍都沒組建。
船邊還有兩個人。
漁民介紹:“這是我妻弟、這是我兒子。”
葉無唯與兩人點了下頭。
上了船後,葉無唯狀似無意地說:
“你們這裡的漁民中原話都說得像你一樣好嗎?”
因得了葉無唯一根金條,漁民說話隨意了許多。
“我們都只能說簡單的中原話,複雜的不行。”
葉無唯故作好奇:“為什麼?”
“從幾年前開始,海邊經常有外地人出現,向我們購買魚、蝦和一些吃食。
他們說的多是中原話,為了更好地與他們做生意,我們便都學了些簡單的中原話。”
“你說海邊經常有外地人出現,是過往的商人嗎?”
“我們也不知道,不過他們都是從大船上下來的。”
“還有大船啊?”
葉無唯表現出十分好奇:
“我從來沒見過大船,也不知道大船是什麼樣的?
你能帶我見見大船嗎?銀子不是問題。”
漁民想起之前的那根金條,夠他們一家幾年的生活,心熱了起來。
“那些人坐的大船要隔些日子才駛到海邊一次,公子想看的話還需再等上幾日。
不過有家商號也有幾艘大帆船,比那些人坐的大船差不了太多,不知公子想不想看?”
“我想看,能現在帶我去嗎?”
“我可以現在就帶公子去,但我不確定現在有沒有船隻停靠在岸。”
葉無唯的運氣不錯,他看到了停靠在岸的大帆船。
商號的大帆船就是葉無唯曾在史料上看到過的戎克船。
船上四個風帆,並不直接迎風,而是橫向且稍傾斜地面對迎風面。
根據史籍描述:
風帆這樣設計能夠使船隻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