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8部分

津流域的土地一共也就三千餘町步,大大小小十幾個村莊而已。

一町步約等於一公頃,五百町步大約在四百九十六、七公頃左右,比起某些領國那些財大氣粗的大號國人,動輒有五千町步的土地知行,長尾家真心的弱爆了。

看到新田開發,以及上越荒地可以用微小成本開發的土地量,吉良義時咂咂嘴自言自語道:“明明有大片荒地閒置著卻不開墾簡直是浪費,哪怕沒有我吉良家的財力,他也可以一點點擴張呀,真是浪費啊!”

經過畿內幾年的摸索,漸漸摸索出授粉施肥的基本經驗,這還是依靠九州僑居的明國的農人指導下做到的,就吉良義時那兩把刷子還不夠出去丟人的。

上越新田及試驗田種植玉米、土豆、南瓜、甜菜等主要作物的產量被統計出來,這四樣作物平均產量都在八石左右,其中甜菜最高平均每反收穫十一石果實,但它不算糧食作物,所以種植的最少。

葡萄、辣椒、苜蓿等作物因為不需要在平原上種植,只是簡單的載入山上也沒佔耕地,這三種都不是糧食作物,所以只在山上試種幾反地,辣椒每反產量高達十石沒什麼問題,苜蓿畝產鮮草十一石左右,曬乾之後最多也就四石的樣子,葡萄需要兩年掛果,目前的產量暫時沒統計出來。

這幾種作物看產量很喜人,但種起來真是麻煩的要死,每一種作物對肥料的要求都不一樣,而且如玉米這種根本不能直接留種繼續栽種,必須要培養專門育種的特殊田地用以授粉培植,好在這些事情都不用來煩他,那是近江的一干留守奉行以及細川藤孝等人要苦惱的事。

他只需要知道,在這三千五百町步耕地裡,一共出產二十八萬石糧食,他們需要上繳年貢十六萬八千石,同時繳納別棟錢在內的各項稅賦折成糧食大約五千石。(未完待續。。)

第268章 盤點豐收季

“至於那些中越、下越的國人強烈要求換糧種的要求,臣下以為可以用這些武家的誓書作為交換。”細川藤孝略帶疲倦的笑容,比起幾個月前已經瘦了一大圈,完全沒有往日養尊處優貴公子的樣子,又黑又瘦簡直像個鄉下武士。

“這個不急,離春播不是還早嗎?”吉良義時到不急著忙這件事,反正有一個冬天慢慢處理。

近江兩郡的秋收形式一片大好,今年夏秋的鎌倉大風雨對近江的影響很小,經過兩年的摸索高溫堆肥法逐步走上正軌,兩郡總石高突破十八萬石,其中吉良家的直領突破九萬石,依然保持近一半的土地控制,年貢也達到五萬五千石。

與越後的情況不太一樣,滋賀郡內的新糧種只有少量種植,而且種植方向也更趨於研究性質,包括土豆的儲藏種植技術,玉米的授粉追肥技術,南瓜的掛架追肥技術等等,苜蓿草要如何施肥,葡萄的種植技術,甜菜的培養技術以及施肥到什麼程度最好等等,這些都是主攻研究的方向。

在吉良義時的默許下,勘定奉行松井正之、檢地奉行大館晴忠又透過堺町的關係聯絡上九州平戶港的王旦,從他那花費白銀千兩請來幾位農業專家,其中還有一位精通農學的秀才,因為出自海商家族備受牽連而逃到九州。

吉良家承諾給他們每人薪俸二百兩到五百兩不等,只需要研究農業種植技術即可,僱傭年限初步定為五年。五年後根據情況再考慮是否僱傭。到時也允許他們攜帶種子和種植技術回到大明。有這等公利私利的誘惑,終於說服這個叫李定的秀才勉勉強強的同意這份協議。

吉良義時有意識的將近江坂本、高島兩郡打造成一個新糧種的試驗基地,幾種高產作物各根據條件在平原、山地上開闢二十町步的試驗田,有專門農民照顧,每一反試驗田的耕作方法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