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大喝一聲:“誰?舉起手來!”
“是我,黃炳新,不要開槍。”
部隊戰士快速上前將黃炳新捆綁起來。
經搜身檢查,未發現黃炳新攜帶槍支。
工作隊長追向他的同夥、槍支、電臺的下落。他說他的同夥不是被擒就是自首,只剩下他一個人了。他沒有槍,也不知電臺在哪裡。
部隊首長向他宣傳了我黨的寬俘政策,指出只有坦白交待才是惟一的出路。經過一番教育,他才供出了手槍、電臺、機槍的去向。原來,他感到走投無路,就把槍支和電臺交給了榕樹下村的村長楊興祥保管收藏。
黃炳新話音未落,大家暗吃一驚。這時土改工作隊的幾個同志,正在楊興祥家裡,如果他被土匪拉攏過去,後果將不堪設想。
抓獲了黃炳新後,部隊和土改工作隊的同志馬上來到村長楊興祥的家。
他們開門見山地向他交代了黨的政策,他承認:在土改工作隊赴縣開會時,楊策雄、黃炳新摸到他家,把機槍、電臺硬塞給他保管,並威脅說:“如果丟失或去告密,就要你全家的命!”
他又驚又怕,無可奈何地把機槍、電臺丟進屋後的水塘裡。
他交代事情的經過後,親自下塘把機槍、電臺撈了起來。
後來經查實,楊興祥收藏土匪的機槍和電臺是屬於被脅迫的,根據黨的政策,免於法律制裁,行政上免去其村長的職務。
匪參謀黃炳新,由於罪孽深重,民憤極大,被法庭判處極刑。
7。 狐狸撞在槍口上
1951年4月,國民黨駐香港“自由中國運動”總部(即國民黨特務機構),派遣原籍始興縣、化名為張中雄的特務分子,由香港潛回內地,與楊策雄股匪聯絡。
特務機關要求,張中雄回內地後,將楊策雄的活動情況,用密碼及時向香港“自由中國運動”總部彙報,不得有誤。
下午,張中雄在曲江縣大坑口站下火車。他憑藉著熟悉地形,以農民的裝束為掩護,向英德石角大山的方向走去。半路上,不巧遇到了土改工作隊,這等於狐狸撞在槍口上。
他那慌慌張張的神情自然引起了土改工作隊的懷疑。盤問中,他支支吾吾,矛盾百出,連村幹部的姓名都說不出來。
“不好意思,你只能陪我們走一趟了。”工作隊將他帶到了隊部,經過多次審訊和政策教育,最後才不得不供認了他是國民黨駐香港“自由中國運動”總部派遣來的聯絡員。
13。清剿楊策雄股匪(6)
1951年5月,剿匪部隊對楊策雄股匪進行反覆清剿,土匪們有的被擊斃,有的生俘,而更多的是自新。
“樹倒猢猻散”,兇狠一時的“強橫之師”,只剩下楊策雄這個可憐的“光棍司令”了。
8。 龍頭山上大圍捕
()好看的txt電子書
5月初,軍分割槽十團增調了邱振英營長率領的兩個連來到英德縣,強化這裡的剿匪力量。
呂廣先團長和湯山政委親自來到英德縣沙口鄉召開全體幹部大會,他們指出:楊策雄股匪雖然被消滅瓦解了,但是匪司令並沒有抓到,我們的任務還沒有完成,還要繼續實行軍事進剿和發動群眾相結合的方針,直到徹底清除匪患為止。
土改工作隊和民兵配合剿匪部隊在望河鄉、沙口鄉一帶,白天搜尋,夜間設伏,佈下天羅地網,使楊策雄上天無路,下地無門。
5月31日清晨,楊策雄飢腸轆轆,硬著頭皮走下龍頭山,偷挖農民的芋頭。然後,他又闖進靠山邊看水車的農民沈明老伯的茅屋,要火柴點火煮芋頭吃。沈老伯看到這人蓬頭垢面、狼吞虎嚥的狼狽相,又見他腰間挎著手槍,心裡明白,這一定是漏網的土匪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