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單位的一位年輕的後生跟我在一塊討論一個問題,說是想要徵詢一下我的觀點。“華,最近我有一個大學校友說要跟我借二千元錢救急,我比較犯難,不知道我應該借還是不借。”我略頓並思索了一下,說道,“李,你的這個問題有點複雜,容我慢慢的捋一捋,然後慢慢的為你道來!”正是因為這次朋友的詢問促使了我決定為此創作一篇文章,表達一下自己對這個極度敏感社會問題的一些看法,希望對諸君閱讀者們能有一些益處。
其實當我們談到這個問題,我相信只要是有一些社會經驗的人士想必都會有很多自己獨到的見解。很多人可能會有這樣的觀點,即不同的職業和收入層次,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成長環境,受這些諸多不同因素影響而成長起來的各類人士在此問題上得出的看法往往是不同的。其實,在我看來,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家財萬貫的地主老財,也可能是一毛不拔,極度吝嗇的衰人;錢財收入微薄的農民,在友人有難時,也會大方的分出自己一半的財產進行救助。因此人們常說,被借財者借還是不借與你,不在於其身份的貴賤、財富的多寡,而在於其這個人的“錢財人格”是怎樣的!如果他是豪爽大方,不求回報,願意救人於危難之時的,那麼這樣的人為君子,向君子借財,成功的機率相對來說要高一些;如果他是小氣扣扣搜搜,萬事求回報,眼看友人陷入泥潭而不願救助的,這樣的人為普通社會人,跟這樣的人士借財往往會失敗!以上這些我是從被借財者的“錢財人格”方面來進行剖析的,那麼下面再來剖析一下借財者本身。很顯然,借財者本身往往是由於某種急難來臨,自己一時無法應付,才會不得已開口向身邊的友人借財,我們暫且不討論借財的理由是什麼,那麼問題來了,比如張三自認為跟李四的關係還不錯,而這種認為往往帶有極強的主觀單向性。當李四接收到張三的借財請求時,李四必定會好好的衡量一番,張三的人品如何?張三以往有沒有過借財未還的不良歷史記錄?我借出的錢財能否按照約定收回,能完全收回嗎?是按照友人要求的數目照單借出呢,還是討價還價能少借則少借呢?如果不借財會不會令雙方比較尷尬,關係會不會搞僵?等等等一堆需要考慮的因素...李四在經過權衡判斷之後如果得出了肯定的結論,則借財,反之,則拒絕,拒絕借財的理由千千萬,隨便一編就有一籮筐。
世事艱難,人心是最不可把控和估量的。如果有借有還,有借必還,那人世間必定處處是一派祥和的和諧景象,人與之之間的私密關係也必定是溫馨和睦的。問題在於,或者說壞就壞在,借財者和被借財者在對待這一敏感事宜上的“錢財人格”往往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經常由於受到繁多不良經歷的影響而不斷變化、飄忽不定的,前肯定後否定者有之,前否定後肯定者有之,前後完全不變者有之。為什麼這麼說呢,有一定的道理嗎?比如李四向張三借財二千元,借款到期後李四多次催促張三還款未果,李四成了老賴,張三是在自己成年,人格基本穩定之後第一次向友人借財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情,會對張三的內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張三原本是心地單純、相信身邊的每一個人的,在經過以往的不開心的經歷之後,他還會保持不變的態度和以後的借財判斷嗎?如果他第一次在遭遇不良經歷之後,選擇了相信,又繼續開始了第二次借財,結果又多了一個老賴友人。張三還會跟一模一樣嗎?那麼我基本可以斷定,如果沒有什麼特殊的因素影響到他,他基本不會輕易再有第三次的借財行為,為什麼會這樣?此時我們能責怪張三是一個無情無義的人嗎?更令人悲催的是,趙五這次是因為家中有親人病重才選擇艱難開口向經濟條件較好的張三借財的,張三因為受到自己前兩次的不愉悅經歷的影響而做出了拒絕借財於李四的決定,趙五很無辜,因為這是他生平第一次向友人借財,就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