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求學。在喜馬拉雅的寺廟裡,喬治懷特發現了一種非常古老的書籍,那是一種寫在樹葉上的書,這些書寫完以後就在葉子上打孔,然後用一條繩子穿起來,再用木板作封皮,這種用樹葉裝訂起來的書叫作帕提卡斯。寫在書上的文字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文字,叫作巴利文,這種文字有些是從粘土板上的文字演變過來的,書的內容也包括了一些如何解釋粘土板上圖形的意義。因此,喬治懷特在那裡學習了一段時間後就大致掌握了翻譯粘土板文字的技能。他翻譯了幾塊粘土板,發現上面的內容是描述這個高階文明毀滅的時候,一些人從海上逃到印度半島的故事。這就說明這些粘土板並不是這個文明當時的產物,而是倖存者記錄下來的。這又讓喬治懷特產生了懷疑,他認為既然這些粘土板不是這個文明的直接產物,那就有可能像古希臘詩人荷馬所描述的亞特蘭蒂斯那樣,是後人寫的,也許就是虛構的。他是一個非常務實的人,為了驗證遠古文明的存在,他在之後的數年間走遍了世界的很多地方,專門去尋找那些古代留存的遺蹟,結果他從很古代遺蹟上發現了遠古文明的蹤跡,有趣的是這遺蹟雖然地處天南地北,但在某些方面卻有驚人的相似,如果從現存文明的角度解釋卻是解釋不通。於是喬治懷特就得出一個結論,遠古文明是存在的,但這種文明可能不只一個,不過有可能都是從同一個文明裡衍生出來的。”
大師吞了口唾沫,潤了潤嗓子,繼續說道,“得到這個結論之後,喬治懷特興奮不已,他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偉大的發現。於是他又回到印度,回到這座修道院,繼續翻譯粘土板。這時的喬治懷特已經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幾乎完全痴迷於這個遠古文明。在翻譯遇到困難的時候,他竟變得煩躁,甚至有些抓狂在翻譯取得突破的時候,他又會哈哈大笑,有些忘乎所以。聖人勸他說這些都是往事,已無法改變什麼,不要過於執著,但是他不聽,竟在短短几個月時間裡把大部分的粘土板都翻譯完了,人也瘦了好幾圈,蓬頭垢面,一副邋遢相。但是有一些圖案和個別文字的含義他始終突破不了,這讓他非常的痛苦和焦慮,認為這是自己的無能所致的。不過他告訴聖人,雖然他沒有突破所有的圖案和文字,但已經有了進一步的發現。從粘土板上的內容來判斷,他認為那加兄弟會來到印度半島時曾經有建立過一個類似村落的地方,後來那些逃難的難民過來和他們一起發展了這個村落,最終變成一座城。這座城很有可能是印度宗教的發源地,而且應該還埋藏在印度的某個角落裡,而且他認為這座古城一定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很可能是這個遠古文明僅存的碩果。他發誓一定要找到這座古城,然後再進一步找到遠古文明的真正遺址。聖人告訴他,在他之前的很多年裡,也陸續有人做過這種嘗試,結果不了了之,希望他不要過於執著。但是喬治懷特已經完全痴迷了,自然是不肯聽勸,他認為如果不解開這個古文明的謎團,他這輩子都會不安的。他幾乎走遍了印度,就為尋找這座古城的蹤跡,這個過程異常辛苦,而且內心也備受煎熬,最後好像是被他找到了線索,但是他的身體也快要垮了。這個時候他才意識到聖人跟他說的是對的,過於執著一件事情,帶來的只會是痛苦,而且是精神上和**上的雙重痛苦。他隱隱覺得自己可能堅持不到解開這個遠古文明最終的謎,但他還是堅持要去古城看一看。臨行前,他與聖人作了一番長談,他希望有後人能繼續他的腳步探索這個遠古文明,但是希望後人不要想他這樣痴迷與執著,這樣反而會害了自己,同時他還說他把這座古城的線索放在印度的各個神那裡,如果有後人來尋求線索,希望能透過一些考驗,只有透過考驗的人才能坦然面對未知的一切。最後,喬治懷特踏上了去尋找古城的路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
聽完這個故事,劉萬勇立刻就明白大師為什麼要他們回答那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