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打的七零八落。其實是在暗示六角家不可靠,還是吉良家更可靠。
只損失六百人就宣佈投降是不爭的事實,不管六角家如何辯駁都沒有用,強調客觀因素大家都是同盟所以我降服之類的理由是站不住腳的,就連不善軍略的足利義輝也對六角軍的情況感到憂慮,尤其是拿到第一手的戰事情報之後,更是深深的皺起眉頭。
“這六角軍實在太不像話了,如此疏懶怎麼為幕府盡忠,怎麼護佑幕府的基業?”
蜷川親長俯身拜下,言辭懇切道:“所以臣下斗膽夜襲卻並未痛下殺手的原因就在於此。若是六角軍實力強悍把我等打的節節敗退,便是真的被六角家奪走兩郡之地也無話可說。可實際上六角家空有貪婪之心卻沒有相應的實力,六角京兆自擔當家督以來,屢次合戰發揮拙劣暴露出其不通軍略的弱點,若以六角殿為幕府方大將,實在難說能否擋住三好軍吶……”
足利義輝擺擺手,平靜的說道:“不用再說下去了,直接講出你們的打算吧!”
蜷川親長又是一拜,恭敬的回答道:“我等恭請公方殿下裁斷,以近江慄太郡一郡之地換取一萬五千俘虜的歸屬權,為此我吉良家願意割讓糧草二十萬石,銅錢五萬貫以資酬謝,同時我等會盡全力為六角京兆彌補損失的聲望,並應同六角家簽署不戰盟約,確保近江國的長久安泰。”
足利義輝也懶得再管這破事,稍稍斟酌一下便說道:“以俘虜、錢糧換一郡之地嗎?這個價碼也確實足夠豐厚,想必六角京兆與六角家的臣僚也無話可說的,那就這麼定下,你去吧!”
幕府的裁斷很快傳到六角家,看到公方的御教書上寫下的一行行冷酷的判文,六角義賢、六角義治父子倆忍不住抱在一起嚎啕大哭,一萬五千精銳陷在吉良軍的手裡回不來,他們拿什麼去對付吉良軍呢?就手裡那不到一萬敗軍麼?士氣崩盤的一萬軍勢過去也是送,又何必再去自取其辱呢!
可是慄太郡在自己手裡被割讓出去實在太恥辱了,簡直比罵他是傲慢愚蠢的家督還要難受一百倍,可是六角義賢偏偏毫無辦法,軍力的優勢完全崩壞,輿論的優勢跑到吉良家那邊,譜代家臣團對他的決斷也是頗有怨言,明明在此之前還叫囂著要奪取兩郡的混蛋譜代們,竟然翻臉不認人把所有責任推給他這個家督,簡直比吉良家還要無恥一百倍啊!
六角父子倆愁了好幾天也沒有想出更好的辦法,北近江淺井家又出現不穩的跡象,這下六角父子就慌了神,萬一被淺井家趁機打過來,那可就不是丟一郡的事情,而是六角家徹底完蛋,他可以確信這些混蛋譜代一定不會憐憫他這個家督,而會趁此機會搶自己的地盤,再向新主子邀功請賞。
最終六角義賢還是咬牙應承下來,好歹把俘虜全部要回來還能獲得二十萬石糧草和五萬貫永樂錢,隨後雙方簽署一份不戰盟約,這份盟約的效力只限於雙方不得以任何時間、任何形式侵略彼此,否則將受到幕府的嚴厲懲罰並剝奪所有領地,不涉及互相援助等條約的銜接,說是盟約不如說是和平協議。
吉良家還算厚道,很快就為六角義賢平反名聲,這一切變成一場誤會,守山夜戰也被描述成六角家以為幕府默許吉良家的突襲,然後才放棄抵抗迅速撤退,雖然這個說法總會被人挑出毛病來,但有幕府做背書,兩家當事人又眾口一詞。圍觀群眾也樂的瞭解這出鬧劇。
淺井久政沒料到這兩家和睦的那麼快。六角家二話不說讓出慄太郡。兩萬五千大軍迅速雲集北近江,六角義賢紅著眼珠子打過來差點把淺井久政嚇壞,匆忙派出一個使者表示這是“誤會”�